韦晓东:七大举措做强做大白毫茶产业

作者:梁宇广 陈志荣 来自:新华网广西频道 时间:2006-04-25
分享到:

    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24日电(梁宇广 陈志荣)2006广西凌云白毫茶文化节期间,县长韦晓东表示将以七大举措做强做大白毫茶产业。

    一是加强领导。县里已经成立了茶业管理委员会、茶叶管理中心,为茶叶生产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同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关于加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通知》和《地方标准》等一系列文件,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各方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多年来,我们先后通过利用扶贫发展资金、扶贫贴息贷款、一次性扶贫贷款、世行借款、财政周转金、异地安置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等,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使全县茶叶面积发展到10.5万亩,已成为广西茶园面积最大的产茶大县和全国有名的产茶区之一。

    二是抓好茶叶鲜叶的无害化管理。注重茶园环境的控制与监督、定期人工除草、复垦园地、只施用沤肥、堆肥、农家肥、麸肥和饼肥等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的肥料,禁止使用尿素作为叶面肥。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第199号公告规定,不得在茶叶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叶上施用的农药,靠天敌、人工和植物性药物消灭害虫。让茶叶鲜叶完全达到无害化。

    三是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抓好茶叶加工厂的管理。全县茶叶加工厂按照《食品加工企业必备条件》和《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要求,扩修工厂房、增进加工设备、培训管理加工人员。并已对家庭作坊式、卫生条件差、场地小、不能满足生产条件的加工厂依法予以关闭或进行并转。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统一鲜叶要求、统一加工方法、统一产品质量,从而保证商品茶的质量。

    四是抓好流通领域。一方面加强营销,搞活流通,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定期举办茶文化艺术节,让产品区进入内外举办的农产品或名优产品展销洽谈会等活动,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推介凌云白毫茶,使更多的茶商和消费者认识凌云白毫茶, 增强凌云白毫茶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统一质量要求、统一标识,切实保护凌云白毫茶的品牌优势和消费者利益。健全和完善茶叶专业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茶叶市场秩序,打击坑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进一步搞活茶业经济。此外,切实加强技能培训,加大科技兴茶的力度,使每个种茶户户均有2人以上掌握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和名优茶加工技术,在茶区形成人人懂技术,个个是能手的新型茶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茶叶专业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2006年把我县建成为桂西北最大的茶叶商贸城。

    五是继续把茶叶生产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进一步加大茶叶发展的力度,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合理种植,科学管理,以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合理调整茶叶生产的布局,重点在南北部土山地区以发展茶叶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茶叶生产的投入,把部分低产林进行低产改造,把绝大部分山坡“轮歇地”退耕还茶,调出部分好田好地实施“万元茶园”示范工程。把茶叶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茶叶中心环节来抓,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茶叶生产经营格局。力争把凌云建成为全国的产茶大县。

    六是巩固无公害茶园创建成果,大力发展有机茶。抓好全县所有茶园低产改造,走优质、丰产、高效、规模化之路,推进茶园生态化管理,努力提高单产和效益,符合生产有机茶的茶园要向有机茶管理过渡,扩大我县有机茶园面积。

    七是建立茶研机构,把凌云白毫茶提纯提优。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凌云白毫茶研究所,加大对凌云白毫茶的科研力度,把凌云白毫茶提纯优化,并不断改进茶叶的种、管、采、制技术,走科技兴茶之路。面向市场,开发生产茶饮料、紧压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抓好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