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茶树良种化研究取得成功

作者: 来自:中国食品产业网 时间:2006-12-19
分享到:

    从2002年11月开始,磐安县就在玉山、万苍、胡宅、尖山、尚湖等乡镇开展茶树良种化工程技术研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确定了全县主推无性系茶树良种,总结形成了适合磐安县玉山当地实际的栽培管理技术,解决了主推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问题。 
    
  茶叶产业是磐安县传统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茶树良种化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升茶叶产业化层次,从2002年11月开始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技术研究》项目,经过各方努力,形成了一套适合全县实际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技术,3年累计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10210亩,良种化率由2002年的19.8%提高到2005年的34.5%。良种茶园的推广,改善了茶园的品种结构,错开了与木禾群体种的春茶上市季节,延长了名优茶的采摘时间,提高了名优茶的单价,增加了广大茶农的经济收入。 

  据调查,良种茶园的亩均收入是2494元(其中迎霜为2458元),比木禾群体种的2016元增478元,增23.7%;项目期内新发展的无性系良种茶园,2005年增收160.94万元;通过无性系茶树良种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有以迎霜为主的9014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按亩增442元(迎霜与木禾群体种收入比较)计,每年平均增收398.42万元,三年合计增收1195.26万元;两项累计增收1356.2万元。以后随着项目期内新发展良种茶园的投产、丰产,良种茶园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预计2006年可增收720.21万元,2007年后每年可增收886.46万元。 
   
  经营茶园是茶农的一条主要就业门路,收入的增加利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安居乐业,社会稳定。茶树属于常绿植物,良种茶园的发展,绿化了荒山、荒坡,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