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茶叶市场概况

作者:未知 来自:未知 时间:2004-06-25
分享到:
    概况: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9.38亿(1995年),其中印度斯坦人最多(将近半数),人口千万以上的民族还有泰卢国、孟加拉、泰米尔、锡克、马拉地、古吉拉特、奥利亚、阿萨姆、坎纳达等。全国有400多种语言,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约83%信印度教,约11%信伊斯兰教,其余信锡克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首都新德里,29万人。
    境内北部为山地,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原,平均海拨约600米。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是传统农业大国。主要农品产有稻米、小麦、甘蔗、黄麻、茶叶等;畜牧业居重要地位、牛饲养量世界最多;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印度——世界最大产茶国
    印度和茶叶有缘。茶叶一经传入印度,很快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茶叶这种天然饮料不仅大量出口,而且也很快受到当地广泛欢迎并且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正因为如此,经历了一段相对原来并不很长的时期,20世纪初叶印度已经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90年代以前同时是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一直延续至今。世界上将近三分之一的茶叶产在印度。
    印度茶叶生产滥觞于19世纪中叶。1823年一个英国军官罗伯特·布鲁斯少校第一次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1834年另一个布鲁斯(罗伯特的兄弟)又将中国茶籽引进印度(一说当时有人把中国的茶树苗引进印度)。1939年印第一批茶叶运往伦敦试销、获好评。随后,印度第一个茶园“阿萨姆茶叶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印度茶叶行业的诞生。从此,“茶叶热”很快从东北的阿萨姆邦传到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一带,后来又发展到南部的尼尔吉里山区。到1860年,阿萨姆地区至少已经有50家茶园,20世纪初叶印度茶叶产量已经超过中国。
    20世纪初叶印度茶叶产量已达10万吨以上,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缓慢,1938年才突破20万吨大关,随后的十多年发展加快,1955年突破30万吨大关,又过了13年到1968年突破40万吨大关。由于需求增加,茶园面积也随之增加,20世纪70年代印度茶叶生产有了更大发展,产量显著增加。1976年印度茶叶产量突破50万吨大关以后增产势头更猛——1978年又增加到60万吨以上,10年后突破70万吨大关。90年代印度茶叶产量继续增加,1998年增至87.41万吨的创纪录水平,随后两年有所减少,但仍在80万吨以上。2001年为85.37万吨。2002年为82.61万吨,这个水平远远超过世界上所有的茶叶生产国,位居第一。
印度的地理环境适合茶树生长,茶叶产区公布很广——从东到西,由北到南都有,按地理可分南、北两大区。全国22个邦均生产茶。产量以北部为主占35%,南部占25%,其中北印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南印的尼尔吉里等地区或以数大或以质优而闻名于世。阿萨姆是印度最大茶区,产量约占总产50%以上。印度几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叶各有其特点——阿萨姆茶的茶汤醇厚、味浓;大吉岭茶以其独特的幽雅香气被称为“茶中香槟”;尼尔吉里茶味鲜爽甘甜,香气清新,被誉为“拼配商之梦”。印度许多茶叶质量优良而稳定,其中大吉岭茶更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优质茶,世界市场中佼佼者,过去和中国祁红并列可卖最高价。但是产量较小——通常只占印度茶叶产量3%左右。   
    印度茶叶生产从无到有,很快得到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印度茶叶产量是不断增加的。然而印度茶叶出口的情况却不是如此。20世纪初叶印度茶叶出口已达10万吨以上,占当时世界出口量35%左右(当时世界茶叶出口量35万吨左右)。直到1944年才突破20万吨大关(当时印度茶叶产量不过20多万吨),但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却增至63%。因为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茶叶生产和出口数均减至很低水平,当年世界茶叶出口量仅33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初期,印度茶叶出口一度急剧减少,1946年减至13.60万吨的极低水平——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仅见。随后几年转为迅速增加,50年代印度茶叶出口情况发展比较平稳,曲折反复不多,加上当时印度茶叶产量有所增加,1956年印度茶叶出口增至前所未有的较高水平——23.60万吨。随后20年间,尽管茶叶产量有了很大增加(大约增加20万吨),出口却一直在20万吨左右的水平上徘徊,有时仅17万吨。1976年印度茶叶出口恢复到23.73万吨的新高点。尽管随后几年又告减少,但是由于国内产量和国外需求同步增加的机遇,1980年印度茶叶出口增达24.41万吨的创纪录水平(次年仍大体上保持这一水平)。可惜这个纪录只是昙花一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茶叶出口走上下坡路。在此期间虽然产量不断刷新纪录,出口却一直风光不再。主要原因是:1)传统买主如英国等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需求减少或转向其它市场;2)苏联解体后双边协定不复存在,使印度茶叶贸易格局急剧变化;3)印度茶叶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叶出口增加。4)国内由于人口增加等原因、消费增加。1994年印度茶叶出口竟减至近15万吨的新低点——倒退到60年前的水平。2001年印度茶叶出口18万吨、倒退了整整60个年头。现在印度茶叶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主要买主仅4家,以2001年数字为例,这些买主在印度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依次为:俄罗斯39%、阿联酋13%、伊拉克9.4%、英国9.0%。不难看出,印度对英国、俄罗斯和埃及等传统大买主茶叶出口均大大减少。
    近一个世纪以来,印度茶叶产量增加6倍,而出口量仅增加60%。这说明印度茶叶市场是一个以内销为主的市场,印度的茶叶消费一般随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茶叶在印度早已不是一般的饮料,而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其重要性大大超过咖啡。印度茶叶消费量过去长期以来每年增加2%左右,20世纪的最后几年已发展到每年增加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茶园面积的增加非常有限——“二战”以后已达31万公顷,到2001年已增至50.9万公顷。茶叶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印度产茶茶类基本为红碎茶CTC。另生产少量绿茶。(2001年为8,500吨)。印度多年计划扩大绿茶生产。在绿茶消费主要市场是我茶竞争对手。但因其品质及消费者习惯等原因。印绿茶迄未能扩大销售。 (2001年出口3000吨)。
    印度茶叶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拍卖。印度在19世纪中叶以后就陆续设立了几个产地茶叶拍卖中心,现已增加到7个——加尔各答、古瓦哈蒂、斯里古里、柯钦、古诺尔、科因巴托尔、姆利则。印度政府规定,75%左右的茶园所产茶叶必须通过拍卖进入市场。印度茶叶出口通过拍卖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高达85%左右。
    新世纪开始以来有迹象表明,印度茶叶界虽面临不少问题,但正在采取种种措施力求进一步发展。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