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大战:消费趋向多元口味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的普及,其他的茶叶也随着人们的推广,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消费。
正如茶江湖的名言——走在茶路上的人总是会相遇的。这适合于人也适合于茶,茶路很宽,相遇的时候不一定谁就PK了谁,一起把脚下的路走得更宽不是更好吗?据业界分析,茶叶市场即将开始的新一波鏖战,未来茶叶市场将现“百花齐放”。
被热炒的茶饮
近年来,大陆在出现炒楼热、炒股热的同时,还出现了炒茶热。
2007年,原本一斤几十元的普洱茶一度被炒到上千元;2008年,曾被炒作过一次的铁观音再次被炒作,一斤价格由数百元一路飙升至数千元甚至上万元;2010年,大红袍行情最火爆的时候,每斤售价十万元的顶级大红袍让不少业内人士都大跌眼镜;2011年年底,金骏眉一跃成为彰显身份和地位的顶级红茶代表,出现了“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金骏眉”的势头;2012年,金线莲被顶上风口浪尖,2008年每斤批发价六百元的金线莲涨到三万元。日渐高涨的价格,使得人们种植金线莲的热情倍增。
中国社科院有一份调查显示,作为顶级“正山小种”的代表,金骏眉价格从三四年前市场上的每斤3600元上升到2011年的10000多元,有的甚至被炒到三五万元。
金骏眉产自武夷山,创自2005年。2009年,金骏眉逐渐步入全国市场,2010年开始热销,2010年年底,金骏眉一跃成为彰显身份和地位的顶级红茶代表。从问世到问鼎,金骏眉只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五六千一斤很平常,上万元一斤也很正常。
因只取茶叶的芽尖而被称为红茶之最的“金骏眉”,如今价格终于回归。同一规格的金骏眉,3年前一度被炒到3000元/斤,今年已经回落到1000元/斤。
记者了解到,今年金骏眉已现价量齐跌。“三年前,金骏眉红火的时候,质量较好的拿货价一斤3000元,零售可以卖到上万元,而现在同等质量的,拿货只要近千元,3年里价格缩水了六成。”采访中,不少茶商表示当年金骏眉的火爆,离不开市场的追捧。
茶市“百花齐放”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从今年开始茶叶市场的火药味就开始弥漫,一场市场抢夺战也在悄然展开。在此背景下,其他茶叶开始寻求发展机会,有望成功“上位”。而铁观音“一家独大”的局面或将不再,未来茶叶市场有望“百花齐放”。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安溪铁观音遭到市场冷遇,随着红茶、岩茶等市场相继崛起,铁观音“一家独大”的地位受到影响。
消费者口味的多元口需求,让这场茶叶大战变得更有意义。有专家指出茶叶市场的竞争并未坏事,相反还将促进本土茶品牌在内的福建整体茶叶产业的升级,并提升“铁观音”的品牌。
“无论铁观音还是佛手茶,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断研究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与渠道开发,这对这个茶产业的发展而言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永春县茶叶同业公会康志亮会长指出,多种茶品牌共同发展,百花齐放是一个最好的状态,市场需要良性竞争,这样能够促进发展。
据悉,目前福建茶走向全国以铁观音、大红袍为主,而正山小种、坦洋工夫等红茶,福鼎白茶以及福州茉莉花茶等在省外所占市场份额还很少。很多人担心茶市过分炒作导致泡沫,业内人士指出,安溪铁观音此次品牌升级也为其他茶类提了个“醒”:要想成功占领市场,得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
多元茶市
在茶江湖上,造富神话并不缺乏,不难看到了有关方面全力“推”,众商家合力“挺”,投机者乘机“炒”,顾客“跟”着感觉上的图景。
一名老茶商告诉记者,炒茶之风可追溯到1993年,最早是福建的茶厂加工了少量绿茶,在全国各地试销,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银针和绿毛峰,这两种茶一经推出就赢得了茶客的认可,并很快风靡全国,其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铁观音、普洱茶、大红袍等先后成为炒作的对象。
“以前铁观音一家独大的情况,像是家庭里的独生子,娇生惯养,多少会有一些坏毛病,而其他茶种进入,则像家庭里增添了兄弟姐妹,大家互相争宠在所难免。”
对于茶叶市场的“多方博弈”,不少业内专家表示,多样化的茶品消费趋势明显。铁观音从泉州走出去,致力于开拓全国市场,而其他茶种走进来,符合了市场经济商品自由流通的规律,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也让他们对我国丰富茶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茶行业的发展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