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方名茶争当“金名片”

作者:薛怡 来自:浙江日报 时间:2013-04-07
分享到:

自2月25日启动的“地方名茶‘金名片’”活动历经1个多月的火热推选,伴随明前茶大批量上市逐渐进入收尾阶段。通过短信、电话、信件,组委会陆续收到来自省内各县市乃至江西、安徽等邻省的投票。与此同时,茶叶领域的专家对本次评选保持了关注,专家组综合评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本次活动得到了省内各地茶叶品牌的积极响应,城市礼品评选组委会应邀走访、考察了各地茶园、基地,亲历茶叶生产过程,搜集了第一手的评审材料。

评选组委会在考察茶园、基地、厂房的同时,也倾听了茶农、茶企述说他们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今年受气候和政策调整影响,产茶成本在增加,价格却不上涨,茶叶市场定位需要调整。各茶叶品牌希望通过本次评选让消费者了解地方好茶,也帮助品牌转型升级。

绿茶:地方特色明显 百家共争鸣

在“地方名茶‘金名片’”评选之初,由消费者和专家组推荐的候选名单上已有百余个地方茶叶品牌。评选启动后,各个县市积极递交评审材料,“来我们的茶园感受一下吧”的邀请络绎不绝,展现了浙江作为茶叶大省“小叶造大业”的茶实力,各地名茶可谓“百家争鸣”。

湖州地区下属安吉、长兴、德清的安吉白茶、长兴紫笋、莫干黄芽分列候选。3种茶叶均属于绿茶,但在品名上呈现出“一白一黄一紫”的色彩特征,且3种茶叶在历史背景、茶叶形状、香味口感方面个性鲜明,可以说全面展现了湖州有别与其他地区的特性。在评选后期,湖州市农业部门进一步调整思路,吸取平时这3个品牌抱团上市的经验,将“一白一黄一紫”有效整合,打出湖州“茶中三绝”的品牌,在诸多绿茶品牌中较为亮眼。

本次评选中所参选的茶叶大部分为绿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金华磐安依托被称为中国茶业发展史“活化石”的古茶场主打磐安云峰茶,宁波滕头白茶紧紧围绕生态二字,省内最早上市的温州早茶三杯香和乌牛早等,可谓是“百家争鸣”。而绿茶中也不乏历史文化名茶或是具有贡茶历史的名茶,像西湖龙井、雪水云绿、天台山云雾茶、雁荡毛峰等,在各种农业博览会中赢得过不少荣誉,其具有的“先天优势”也让本次评选竞争更为激烈。

特色茶:红茶别有风采 厚积待薄发

本次茶叶界的“金名片”评选并未限定参选的茶叶种类,候选名单中虽以绿茶居多,但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甚至花茶以别样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展现了别样风采。

龙泉金观音作为丽水地区的公共品牌之一,走的是“绿茶、特色茶并举”的模式。受近年发展夏秋茶的号召,在乌龙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红茶,且因浓郁的香气,金观音红茶市场发展较快。与其相似,杭州的九曲红梅、绍兴的会稽红、越红等红茶品牌的参选也让本次评选形成了“万绿丛中多点红”的景象。

红茶发展良好的丽水地区是茶种丰富、茶叶市场灵活的代表之一,缙云黄茶、丽水香茶等多种新兴茶叶品牌相继推出。有些茶叶虽是近年来的新品牌,但其背后都经历了6至7年不等的较长研发时间,这也是评选中许多茶叶新品牌的特性,如桐庐的黄金芽茶、奉化的奉化曲毫等。

有机茶:企业坚持政府助推 “潜力股”多

近年来伴随“有机”这个概念的影响扩大,有机茶在本次评选中也获得了消费者和专家较多的关注,这些关注主要集中在有机茶生产加工过程以及其今后发展前景上。而绍兴十里坪有机茶、金华牛头山有机茶、丽水莲都梅峰茶、温州四贤有机茶、舟山桃花岛有机茶、普陀有机佛茶等有机茶积极参选也再次证明浙江是有机茶生产的大省。

省内各地政府对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推动较积极,有机茶企认为成为地方金名片具有较大潜力。较之一般茶园、基地,有机茶企对评选组委会发出的考察邀请更为迫切,希望能借助评选更为直观地向大众展现有机茶园风貌,加深对“有机茶”的理解。诸暨十里坪有机茶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有机茶园之一,和其他有机茶种植基地一样,这里远离村庄、农田、公路,不用农药喷洒茶树,茶园里用太阳能杀虫灯吸引并消灭害虫,进行物理防治。丽水梅峰有机茶园21年坚持不打农药,遵循“以虫吃虫、以菌灭菌、以园养园、以茶养茶”的科学管理。这些品牌都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有实力去竞争“金名片”称号。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