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茶叶等产业2012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
产业为先 生态为重 民生为本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7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3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
生态农业经济平稳增长。该县以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荣获“中国沙糖桔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为契机,大力发展水果、茶叶、林竹、养殖、蔬菜等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业上规模上水平。2012年,全县新种水果1.3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西林沙糖桔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完成茶叶低产改造10000亩;完成西林浪伏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叶加工厂技改建设,新组建西林宫保府茶业有限公司、西林九龙山茶业有限公司,再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仅有10个、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完成绿化造林面积5.56万亩;出栏林下鸡250万羽,麻鸭60万羽;蔬菜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8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96亿元,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贡献1050元。
生态工业经济平稳发展。该县着力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重点培植广西浪伏茶业有限公司、汇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乐丰源有限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冶炼工作;服务好大西南林化公司松香加工厂、嘉华木业建筑模板生产线、澳林木业胶合板生产线技改扩建等项目,助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32%。
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该县继续深入开展“城镇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同比增长44.8%。完成70个村庄规划工作和那劳、马蚌2个乡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施鲤城新区36亩集中办公区、金铺和园和福宁佳苑房地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城投写字楼等项目。顺利推进旧城区农机局一带、旧酒厂桥头等地块征地拆迁。投资1200万元完成14个“创园”绿化精品工程,新增城内绿化面积40多亩,城区可视面坡绿化569亩,达到“创园”各项硬性指标。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该县以《西林县宫保府景区详细性规划》为指导,投入2000万元,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扎实推进那劳宫保府古建筑群一期工程建设;继续完善那来“欧贵”文化风情村、“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区典范”新丰移民新村、新民苗人古寨、伟徕魅力瑶寨、马白彝族风情村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宫保风情岛、八行生态旅游农庄分别被评为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和三星级“农家乐”,年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惠民工程改善山区民生。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8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15人;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62万人,发放养老金337.97万元,参保率全市排名第二;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430万元,整合550万元发放农村低保对象口粮补助和城镇低保对象物价补贴,切实改善2.75万人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落实78.45万元,帮助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共2.57万人代缴新农合基金,解决贫困群众的就医问题;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18套,完成2700户农村危房改造,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全面完成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