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业复兴: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由于我国的茶农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需提高他们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经营,走出国门。
中国茶叶的发展史上,有三道分水岭: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曾几何时,茶叶为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唐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选带了湖南的安化茶;王昭君出塞和亲,也带去了茶叶。
曾几何时,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一枝独秀,黄金白银从世界各地流入中国。海关统计仅1868年,中国出口商品创汇六千九百多万银两,其中茶叶三千七百多万银两,占53.8%。
曾几何时,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自1840年以后的百余年里,中国茶叶与中华民族一起抗争外国列强的欺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费紧张,向苏联政府申请贷款援助,双方协定,贷款到期后用茶叶等商品偿还。在遭遇各种封锁的情况下,茶马古道保障战略物资的运输。茶叶和茶马古道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复兴!
那么,中国茶业伟大的复兴向谁借东风?近日,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简伯华接受本报专访时答曰: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给中国茶带来复兴机遇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茶叶风行世界,在茶叶贸易史上处于绝对的掌印地位。鸦片战争后,国力衰落,而印度、斯里兰卡等原大英帝国殖民地的茶产业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扶持下日渐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被列为法定检验商品,并相继建立了出口标准,在国家的重视下,中国茶业开始出现复苏,并以红茶出口为主,出口量越来越大。然而,部分企业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使中国红茶的国际口碑受到了不小的损害,出口受阻、红茶市场急速萎缩。改革开放后,中国转攻绿茶出口,于是绿茶出口量越来越大,不幸的是,绿茶再步红茶后尘,各主要进口国纷纷立法禁止掺杂使假茶叶输入。口碑破坏容易树立难,在当下的国际红茶市场,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红茶出口已占据红茶市场95%以上,中国红茶只占3%左右。而中国的绿茶出口则受到来自越南、日本等国严峻的挑战,鉴于传统消费国的现状、国际红茶与绿茶市场趋于饱和,以及技术与口碑等因素,中国的红茶与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突破的机会越来越小。
中国茶业将如何突围?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简伯华告诉记者,机遇已经来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世界瞩目,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富强起来了,中国影响力大了,未来的世界将是以中国为中心,“中国流行的,世界将流行”,而作为中国元素之一的茶叶,也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乘势而起。
那么,中国茶业伟大复兴以什么茶为突破口?简伯华答曰:黑茶。
黑茶向谁借东风?答曰:安化黑茶。
1、中国黑茶是主力军
据简伯华介绍,自2007年以来,中国红茶、绿茶的出口呈现时而下降、时而停滞或微增的状态。要实现中国茶业的复兴,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而黑茶是中国独有的茶类,世界除了中国之外,并无其它国家生产黑茶,这是相较于中国其它茶类的一大优势。在健康方面,黑茶属于发酵食品,保健功能突出。近几年,中国黑茶已在亚洲与欧美开始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他认为,带动中国茶产业的复兴,非黑茶莫属。
2、安化黑茶是领头羊 “如果把中国黑茶比成猫科家族,那么安化黑茶就是猫科动物中的老虎。”简伯华称,“著名茶叶专家刘仲华教授曾说"安化黑茶是人类健康的新希望"”。
简伯华告诉记者,安化黑茶有三大不可比拟的优势:功效显著、资源稀缺、保存增值。功效显著,独有的冠突散囊菌——“金花”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资源稀缺,“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安化有”;保存增值,与其它茶类相比,安化黑茶能够长期保存,且时间越长,品质越佳,越有经济价值。他认为,与其它茶类在国际市场上的状况不同,安化黑茶好比是一张刚刚动笔的白纸,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安化黑茶这只领头羊跑得怎么样,将决定中国黑茶这支主力军的整体战斗力水平!
简伯华表示,安化黑茶正迎来作为复兴中国茶业的历史性机遇。相关企业不但要用安化黑茶做70亿地球人的生意,还将把握安化黑茶标准的绝对话语权!
三大外力助推安化黑茶异军突起
安化黑茶乘势而起,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必然促进安化黑茶的发展由量变走向质变。而这时,三大外力将强势助推安化黑茶异军突起。
1、文化
古往今来,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而对于茶业来说,文化则代表着依归与传承。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块瑰宝,借助茶文化来进行茶叶及茶产业宣传推广无疑是中国茶产业复兴的最佳途径。
据简伯华介绍,安化黑茶今明两年将迎来三大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安化黑茶红火时代的到来:由张纪中执导的安化黑茶大戏《菊花醉》以安化黑茶为导线,并在安化取景拍摄,按计划在央视播出后,将对整个安化黑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安化到巴黎的跨洲文化之旅“重走茶叶之路”,影响范围将包括亚欧十几个国家,并在巴黎发表中国茶叶宣言,吹响中国茶业重夺话语权的号角!
即将开拍的安化黑茶电视剧《古道茶香》,在尊重历史与传统基础上,尊重年轻一代的审美方式,让80后、90后、甚至00后喜欢上传统文化!
2、资本
简伯华告诉记者,随着安化黑茶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众多资本开始纷纷看好这块“洼地”。在基础投资方面,世界500强中粮集团旗下的“中茶”在安化大规模投资茶园;中国黑茶第一个驰名商标怡清源也投入巨资,兴建万亩茶园,将重现昔日安化黑茶皇家茶园的风貌。
要将安化黑茶产业做大做强,资本化运作是必经之路。在资本运作方面,目前已有数家茶企在紧锣密鼓的操作之中,争当安化黑茶上市第一股。简伯华透露,中国黑茶第一个驰名商标怡清源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上市计划,力争五年内实现上市目标;湖南省茶业公司也在积极行动中。众多机构与投资者的看好,将为安化黑茶上市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安化黑茶企业的上市,必将成为安化黑茶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茶业复兴东风的助推器!
3、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叶专家聚焦安化黑茶研究。在理论方面,许多理论研究为安化黑茶独特的保健功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在科技创新方面,许多研究成果为安化黑茶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大主体成就安化黑茶产业模式
据了解,当前中国农业大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就是生产环节由农户去做,而指导和销售环节由有实力的公司去处理。这种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松散的合作模式暴露出各种弊端。
“由于缺乏制约和有效管控,企业在采购和产品安全环节变得越来越被动,影响企业的发展与品牌信誉,中国的奶业就是很明显的一个案例。同时,由于合作模式的不严谨,农民也无法保障自身的利益。而当地政府也难以从发展中获取回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正在让企业、政府、农户陷入“三输”的局面。”简伯华说。
茶企、政府、茶农的反思
谁是安化黑茶做大做强的基础?“是茶企、政府、茶农这三大主体。现行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理顺三方关系、明确三方责权利、整合三方优势。”简伯华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以"企业组织、政府协调、茶农实施"的形式,成立农村合作社,三方签订合同。互惠互利,共存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责任同负、荣辱与共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企业组织,科学发展
简伯华说,企业是主体中的主体,熟悉行业与市场状况,熟悉品牌运营与市场营销,同时对科研有持续的投入。可以说是“大脑”和“心脏”,负责整体运作。企业与政府对接,反馈市场信息,提供政策制订的依据;企业与合作社对接,为茶农提供种苗、肥料,对农民提供培训与专业技术,组织收购合格的茶叶。企业是连接政府与茶农之间的关键一环。
政府协调,有理有利 “政府的优势在于捏合力和裁判权,但政府要制定适合行业发展的政策,营造发展的大环境。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搞面子工程。”简伯华建言。他说,某县曾认为茶叶效益低,于是政府引导发展柑桔等水果,盲目毁茶园建果园,导致茶园面积减少等,后来那年茶叶原料供不应求,而水果却卖不出去,农民们叫苦连天。所以,政府对当地产业扶持的决策要三思。“如果由政府牵头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制约企业与农民双方。企业与农民做得好,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补贴力度。双方不合作,政府要出来做协调工作;企业或是农民不履行合同义务,政府可以用法律手段予以制约。”简伯华认为,“政府应象天平上的法码,引导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平衡。”
茶农实施,守规则发
简伯华解释,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让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都参与进来,共同监督,让茶农在茶叶收购上守信誉,在产品质量上守规矩,在食品安全上守原则。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茶叶农残超标事件中,媒体就曝光茶农将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喷洒在茶树上,农药种类繁多屡禁不止等。收购茶叶时要诚信,不能以次充好、哄抬茶价,或不履行约定,将原料转卖给其他企业等。
企业可以跟村民小组签订合同,同时聘用组长为公司员工,使企业对农户的管理得以加强,如果守规守法,可以从发展中获取丰厚的回报,如果违规违法,则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政府可以通过法规手段来处罚它。合作社对于茶农来说,就是让诚信守法的发财,让无信无法的看着别人发财。
上述三点,以合同的形式互相制约,从而发挥三方的主观能动性。
简伯华表示,如果企业、政府、茶农都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结果定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皆大欢喜的“三赢”局面。
简伯华深信,借助安化黑茶这股东风,中国茶业的复兴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