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晚迟来品质高

作者:程旭亮 田菁 来自:天津网-数字报刊 时间:2012-03-31
分享到:

31日,由《每日新报》、天津市茶业协会、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天津市一商茶叶交易中心联合举办的2012年天津绿茶节在津拉开帷幕。为期半个月的绿茶节将主要围绕品茶、鉴茶、展销、茶文化演艺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展开,突出以龙井、碧螺春、毛尖等为代表的绿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个暮春时节,呷上一口香茶,在绿茶节的氛围中慢慢去体味茶汤煨起来的清净世界,在一杯春茶的温暖里,品着生命的沉香,分享的是一种无限的优雅与幸福之感。

春茶历来就以其自身营养丰富、滋味鲜爽、香气强烈等优点而广受茶友们的青睐。往年3月份都是春茶集中采摘的时节,但今年眼看清明节临近,可市场上的春茶却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不过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妨碍茶友们对春茶的热情,因为第一杯春茶总会让人有些期待和感慨,很多市民一直等待着商家“春茶上市”的牌子,甚至早早进行了预订。无论是茶友还是茶商,都对第一批的春茶,寄托了太多的希望。

由于前段时间持续低温阴雨的天气笼罩着我国南方,使得我国主要茶产区的春茶采摘也受到影响,进而普遍推迟了上市的时间。虽然低温导致今年的春茶姗姗来迟,但茶的品质却比往年要好很多。据了解,低温阴雨的天气有利于茶叶养分沉淀,茶叶可以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让春茶的芽叶孕育周期更长,涵养更多的维生素与氨基酸。另外,持续的低温天气也杜绝了虫害发生,春茶品质比往年更好。再有,冬去春来,融化的雪水注入土层之中,加倍滋润茶树根基,使今年春茶生命力十足。

事实上,对于春茶的这份翘首期盼,早已成为许多茶友在春天里的一种习惯。等待每年的春茶,对清明前的新茶望眼欲穿,已不仅仅是一种嗜好,更是一种生活的品位。眼下,各系列春茶均已陆续上市:无论是“明前龙井女儿红”的西湖龙井,还是“茶香百里醉”的洞庭碧螺春,抑或是黄山的毛峰、信阳的毛尖等绿茶都给爱茶之人带来了一饱口福的良机。

撰文 程旭亮 实习生 田菁

飘香韵 御茶名扬久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宋代诗人曾用最诗意的言语,再好不过地道出了绿茶代表之一的西湖龙井带给人们的唇齿留香。西湖龙井茶的魅力,一是茶品自身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独到“四绝”,二是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优异的品种资源、精绝的炒制技艺,造就了龙井茶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的品质特征。

提到西湖龙井,就不得不说那18棵御茶树的传说。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一次,他在胡公庙前抓起茶叶鉴赏时,忽闻太后有病,一惊便顺手将茶叶放入口袋,火速回京。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不经意间又闻到乾隆身上的阵阵香气,一问才知是龙井茶叶。太后喝着皇儿亲自为其冲泡的龙井茶,连喝几口后更是感觉肝火顿消,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而后,乾隆便将这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御龙井便闻名遐迩了。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茶叶的外形,看起来是不是让人感觉愉快、舒服,同时也可以检查一下断碎的茶叶是不是很多,是不是有些发黄发黑的茶叶夹杂在中间,整个茶叶是否看起来没有光泽或者光泽较差。

好茶的香气应该纯正而无夹杂其他的异味,如果茶叶里含有很大的香气,甚至有一种烤焦的味道,这时就需要仔细分辨一下了,一般来说这种茶往往多少有点问题,当然有时并不影响饮用,甚至成为某个特点。有的茶商还会拿一些陈茶来再次烘焙,提高香气,从而达到以陈充新、赚取利润的目的。

每一种茶叶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清楚的来路,特别是应季的绿茶,因为是新茶,商家更应该清楚其来路才对。如果能事先找些相关资料,对基本问题有了解,用自己心里有底的问题咨询卖家,那就好办多了,上当的机会也会少很多。

在绿茶里,有一个简单的做假方法,那就是把隔年的茶当新茶贩卖,从干茶颜色上来看和新茶差不多,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不过这样隔年的茶叶,一泡就会露馅。这种茶在冲泡过程中,香气往往是一泡就消失,冲泡后的叶底,会明显发黄且弹性差。茶汤入口,感觉茶味较淡,苦涩而无回甘或者回甘很弱。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