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重振北苑贡茶雄风正当时

作者:魏剑生 徐俐敏 来自:新华网 时间:2011-12-06
分享到:

12月2日,福建建瓯市中级评茶员培训班在劳动就业中心开班。来自该市茶叶种植大户、茶叶生产经营公司、茶叶企业的52名茶农、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聘请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名誉主任、著名茶叶专家骆少君授课。这是该市力图通过培养和造就一支质量过硬、数量充足的茶业专业人才队伍,推进全市北苑贡茶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弘扬茶文化 茶香飘两岸

建瓯被誉为千年古茶都,在唐代就开始制“研膏茶”、“紫笋腊面茶”为全国名品并上贡。公元933年,建安府凤凰山茶商张廷晖把方园三十里的茶园献给闽国,被确定为皇家御茶园,由此有了贡茶。因凤凰山位于闽国北部,故称北苑,为历代皇家茶园。“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建州(即今建瓯)太守周绛的这句茶诗点明了最适宜种茶的地方是建州,而建州最好的茶出自北苑。宋徽宗赵佶皇帝一句“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的评语使得“北苑贡茶”流传千年。

“建瓯是‘北苑贡茶’的发祥地,这个有着厚重文化历史沉淀的名茶是建瓯茶叶的符号,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它也将是建瓯茶叶最有价值的名片。”建瓯市委市政府领导形成这样的共识。为此,近年来,该市以研究北苑贡茶文化、打造北苑贡茶品牌、振兴北苑贡茶产业为主旨,深入研究和挖掘北苑贡茶的茶史、茶俗、茶艺、茶具、茶焙、茶神等茶文化;设计了北苑贡茶品牌,注册了北苑贡茶商标等;对北苑御焙遗址进行了保护,并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新闻媒体加大力度,开辟了“文化在线”、“风雅建瓯”等专题专栏,对建瓯茶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拍摄《全景西岸·建瓯篇》、《北苑贡茶》等以介绍建瓯茶历史文化为重要内容的专题片在中央台、省台播出,积极推介茶文化;组织举办北苑御茶文化研讨会、茶王赛、茶艺表演赛、新闻发布会,扩大北苑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挖掘“北苑御茶”文化,有力地促进闽台茶文化交流。1990年9月,台湾茶业界泰斗吴振铎教授经过缜密的科学考证,确认东峰镇桂林村的矮脚乌龙为台湾青心乌龙的祖树,是台湾享有盛誉的“青心乌龙”和“冻顶乌龙”茶的祖籍园。为见证闽台乌龙茶品种的历史渊源,1991年6月,南平地区行政公署、福建省茶叶学会和建瓯县人民政府对这片茶园立碑保护,永誌海峡两岸茶业亲缘相依的关系。2009年,台湾茶叶协会会长圣轮法师一行专门到北苑御茶园故地——东峰镇桂林村百年乌龙茶园寻根问祖。如今,该市的茶文化研究氛围日渐浓郁,整理出版《建瓯茶文化经典》、《建瓯吟》、《灿烂的建瓯历史文化》等书籍,吸引了众多茶业界人士,尤其是研究闽台茶业关系的专家学者前来论道,架起了闽台茶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科技提品质 好茶频频出

现今,建瓯仍是全国百强产茶重点县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10.5万亩,投产茶园面积8.8万亩。全市拥有茶叶加工企业68家,毛茶初制厂400余家,年产干毛茶8000吨,茶叶产值3.2亿元。茶叶产品75%外销,出口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各国等。

建瓯市副市长郑有生说:“虽然建瓯茶叶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但品牌还不响,效益还不高。当务之急,建瓯茶业奋起直追就要突破思想的禁锢、外销的依赖,抓品牌、走内销,让市场对建瓯茶业有一个重新认识,是建瓯要走的一条重振茶业的复兴之路。”近年来,该市专门出台《关于发展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农业专家、科技人员、生产茶叶的企业主及部分茶农组成的北苑贡茶协会;在东游、小桥、东峰等乡镇建立新品种、新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和开发无公害茶叶生产,提高茶叶品质;常年聘请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所的茶叶专家、教授为茶叶开发的技术顾问;与省内外有关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开展科技培训,确定攻关项目,目前受训人员已达5000多人,共研究攻关课题10项,引进白芽奇兰、肉桂、梅占等优质茶叶品种28个;大力引进推广“清高香型乌龙茶制茶新技术、液化气萎凋做青、空调机做青、煤电焙茶和色选智能机拣茶”等新技术,名优茶、精品茶和高效茶比例从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70%,茶叶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科技注入,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升。目前,该市现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32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46人,初级技术职称274人,农民技术员以上技术职称1000人。茶业已成为建瓯经济的重点优势产业,现在已建立比较完整的、功能齐全的茶业生产体系、加工体系、贸易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

内外销并进 品牌更响亮

“茶好还得巧吆喝。现在我们企业生产的茶叶长期以来依赖外销市场,生产‘粗茶淡饭’的状况要改变了,要提高制茶工艺,生产精品茶、高端茶,好茶才能在内销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打响品牌。”建瓯市御壶春茶叶公司董事长严林华这样认为。

以小包装打内销市场就是该市打响茶品牌战的一大手笔。1999年举办的建瓯首届北苑贡茶评选拍卖会,成龙茶厂厂长刘成龙的茶叶被评上茶王之后,他的茶厂就开始做小包装茶。刘成龙说:做内销就要高档的茶叶,只有好茶才会有回头客;高档的茶叶加上精致的包装才能打出去,否则很困难。与刘成龙闯天下的方式一样,龙山茶叶公司总经理邹水英刚开始做内销市场的时候,也是积极参加各种评比和展销。在展销期间,把包装好的茶叶,分发给经过摊位前的每个人,就这样慢慢将自己的品牌传播开。目前龙山公司已在北京、济南、汕头、西安等1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茶叶销售窗口100多个。随着企业主动走出山门,建瓯茶叶品牌正逐渐为市场认可。

从2007年起,建瓯市政府成立了品牌办。成立品牌办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市场推广包括“北苑贡茶”在内的特色产品和品牌。如创建“北苑贡茶”统一品牌,其系列产品包括“矮脚乌龙”、“建瓯水仙”以及“南路奇兰”、“百丈肉桂”等;启动申报“矮脚乌龙茶树品种原产地域保护” 项目和“建瓯北苑贡茶”证明商标;加大对茶企业的投入,支持茶企业进行有机、绿色、无公害论证,鼓励企业走出去,争创品牌。如今,建瓯茶中“节节清牌”、“御壶春牌”、“龙兴牌”、“成龙牌”等一批茶叶新品牌脱颖而出,这些新创立的茶叶品牌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赢得众誉,产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茶赛活动,频频摘金夺银。尤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选中,该市选送的“肉桂”、“闽北水仙”、“软枝乌龙”等茶样“过关斩将”,一共摘得了5金11银9优的佳绩。“现在的建瓯不乏好茶、精品茶、高端茶,大家都各显神通打品牌,促内销,让好茶卖出好价钱。”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会长曾学俊欣慰地说。

传承北苑贡茶文化,打造建瓯茶业品牌。通过几年的品牌打造,建瓯茶叶从几年前每公斤才十几元卖到现在的几百元,甚至三五千元,茶农茶企们都赚上个盆满钵溢。更大的发展在后头,眼下,该市正启动建设投资4个亿、占地3500亩的集茶文化展示、茶加工贸易、茶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中国北苑茶都”,为茶产业复兴发展构筑更高、更快的起飞平台。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