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效对策 推进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
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茶叶界交往密切。清代建瓯的茶苗输入台湾,开创了台湾茶种植业的先河。而后,台湾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传到福建,提高了闽茶的加工水平。闽台茶文化交流亦日益频繁,茶叶泰斗张天福、台湾著名茶人吴振铎,堪称闽台茶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为两地茶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是多元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举办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这是海峡两岸茶产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已举办了四届。茶博会既是两岸茶产业合作的一次检阅,又是两岸茶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会,既有名茶的展示,又有颇具特色的斗茶。今年11月将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有更多特色和新意。海峡两岸茶博会对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创办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园是海峡两岸茶产业合作交流的奇葩。福建省已有4个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其中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是两岸合作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号称“大陆阿里山”。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不仅带来了台湾优良的茶叶品种,还带来了先进的种植、加工和管理技术,实现两岸合作的双赢。
三是茶企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是两岸茶产业联姻的牢固纽带。
四是双向考察交流,这是实现闽台茶叶优势互补的重要渠道。闽台茶产业各具优势,福建具有茶山面积大、茶品类较多、茶生产成本低、市场空间大等优势,台湾则有着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双向考察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目的。
五是茶文化产业发展。两岸茶文化交流发展,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的重要手段。精彩纷呈的茶文化产业讲座、清新高雅的茶艺表演、活泼风趣的斗茶比赛等活动,体现了茶文化产业的丰富内涵。
六是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不仅打造台湾高山茶产业,也促进了永福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创业园内,既有展示当地历史文物、节日民俗、农耕文化的永福民俗馆,又有体现台湾民俗特色的台缘山庄,还有农家乐等活动场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之旅。
当前,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是“三多三少”:一是部门交流多,企业交流少。福建省各级涉台、涉农、涉茶部门与台湾相关部门的互访交流较多,而茶叶企业相互交流较少。二是大型会议多,专项交流少。农博会、茶博会、招商会、洽谈会等举办较多,产生了很大效应,但茶产业的专项交流较少。三是在福建交流多,赴台交流少。一些大型的茶事活动一般都在福建举办,而赴台交流少,致使福建对台湾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先进经验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应采取有效对策,推进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
一方面,要提供三个环境。一是政策环境。各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把茶产业作为福建重要产业,从政策和资金层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运用法律、法规保障茶产业发展。福建即将出台的茶产业发展地方性法规,将成为促进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和保护茶农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二是基础环境。福建省茶叶总产量达27.2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9.2%,居首位。福建省茶叶数量多,但产能低,要在夯实产能基础上下工夫。三是服务环境。涉茶部门要为茶企、茶农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检测、茶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推进三个对接。一要推进福建省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台湾茶叶产销班对接。台湾茶叶产销班具有数十年的历史,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呈现一条龙运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福建泉州联芳茶叶专业合作社,将与台湾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让台湾茶商加盟,提升合作社的竞争力和层次。二要推进福建省茶企业与台湾茶企业对接。台湾茶叶企业在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值得福建省茶叶企业借鉴和学习。三要推进福建省茶文化产业与台湾茶文化产业对接。海峡两岸茶文化相通相承。弘扬中华茶文化,推进福建省与台湾茶文化产业对接,是一项重要工作。福建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与台湾茶文化产业对接,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交流,需要宣传、文化、农业等部门和茶企业、茶人的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完)(作者系福建省农学会会长)
相关链接:闽台茶叶对接交流会 两岸农业合作共赢
中新网 (林翠慧)6月12日,“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台茶叶对接交流会”在此间召开,两岸各界百逾人欢聚一堂,共话闽台茶叶对接前景。当天,110对闽台特色乡镇代表和两岸特邀嘉宾参加了对接活动。
福建宁德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基隆港仅145海里,两岸交流合作具有“五缘”优势,在茶产业上的交流合作具有有同根同源的基础。
“乡镇基层对接将为两岸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台湾嘉宾陈荣堂先生说。大陆具有农业规模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台湾以为休闲、精致农业为主,两岸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大陆接引进台湾先进加工技术与管理模式,台商到大陆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借助大陆良好的市场,合力打入国际市场前景可期。、
宁德农业局局长阮永光与会表示, 宁台两地在农业有很大互补性,通过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宁德特色农业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将不断扩大现实共赢空间。
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是中国茶叶主产区之一。据统计,宁德拥有茶园90万亩,茶产量6.6万吨,茶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近三分之一,位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茅,下辖福安、福鼎是全国“十大产业县(市)”。全市40%以上人口、70%的农户从事茶叶产业,拥有茶企1200多家,其中16家入选“2010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据宁德茶叶局局长陈道兴介绍,宁德茶业具有茶文化深厚、茶叶种类齐全、企业品牌影响大、质量安全可靠等突出特点。近年来,宁德通过整合茶类,打造茶叶公共品牌,加大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其中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茶获得“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 “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天山绿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附件名茶称号;“金闽红”和“太姥银针”公共品牌,双双进入“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同时福鼎白茶还获得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称号。
参加去年6月份台湾花博会并成功对接“两岸红茶深加工”项目的新坦洋茶叶集团董事长张锦华告诉记者,“去年与台湾广博茶叶有限公司成功对接,融合台湾制茶技术与福建坦洋工夫技术,致力研究具有两岸独特风味的茶叶,并依托其在全国108个分店进行销售,目前项目产房在建设过程中,第一批资金已到位。”近年,中国红茶一红市场与目前坦洋工夫在全国呈现一片红的大好市场前景,新坦洋茶叶公司仅去年销售量就达1.2个亿,今年预计可达2亿。
此前,11日在厦门举办第三届海峡论坛茶叙会上,福建宁德成功对接8个乡镇,社口镇、晓杨镇、甘棠镇、松罗乡、穆云乡、溪柄镇、溪潭镇分别于与宜兰县三星乡、礁溪乡、罗东镇、壮围乡、大同乡、头城镇、苏澳镇成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