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香飘北京
正值安溪铁观音春茶飘香时节,安溪县应邀参加由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并承办“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主题日活动。
24日~30日,安溪县组成了由县委调研员、县茶管委主任陈水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廖皆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丽珍,副县长刘锦川,县委副调研员谢志攀带领的近40人的代表团参会,借助北京和华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马连道茶叶交易市场平台,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的文化底蕴。
现场气氛隆重热烈
25日下午,北京建银酒店会议中心彩球高悬,茗香四溢,50多张品茗桌场内依序摆开……“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主题日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吕聪敏、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北京宣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岩等北京社会各界名流应邀出席主题日活动。
李岩在致辞中说,安溪将铁观音独特的品质优势,成功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我国茶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安溪茶产业独特而稳健的发展经验,值得宣武区在培育发展马连道茶产业中引为借鉴。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再一次证明,特色是产业的优势,文化是产业的灵魂,两者的完美结合,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了至臻至美的安溪铁观音。
廖皆明代表安溪县委、县政府致辞,他在致辞中说,勤劳聪明的安溪人在安溪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现、培育了铁观音,并创制出一整套独一无二的乌龙茶(铁观音)制作工艺,制作出了质重形美、香高韵显、芬芳似兰、清香甘醇的铁观音产品。历经“千年累积,百年发展,十年飞跃”,安溪茶产业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安溪铁观音能有今天的发展,首先要感恩北京这块吸纳八方、丰饶大气的土地。安溪人民有信心把安溪茶业继续发展好,让安溪铁观音造福于民,造福广大消费者,为中华茶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现场,数百名来宾品饮了清香甘醇的安溪铁观音,欣赏了精湛的安溪茶艺表演,感受安溪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内涵。希望安溪县把安溪铁观音品牌打造得更响,着力构建现代茶业,推动茶业持续健康发展。陈水潮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安溪铁观音泡饮、品鉴方法。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市场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经济报、中国商报、北京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网等20多家媒体到场参加并报道。
茶歌茶舞引人入胜
本届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上,由安溪县茶文化艺术团表演的原生态茶歌茶舞展现了闽南茶区风情。舒缓而优雅的《茶艺与书法》表演;婀娜多姿的服饰表演《茶花妹》;淡雅、清新的茶歌《铁观音》、《茶神话》;摇曳生姿的歌舞《飘香的情缘》;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歌唱家李晖的《美丽家园》,更是让人故园难忘,家乡情多;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大赛金奖获得者苏畅和江阳的古筝弹奏《春江花月夜》,委婉动听,宛如行云流水轻拂脸颊,如同一朵高贵而静静绽放的百合……展示深厚的安溪茶文化,让大家大开眼界。
“安溪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四季常青,特殊的地理环境哺育了铁观音这棵天赐的神树。安溪的茶歌茶舞,堪称闽南一绝,保留着闽南原生态。参加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学习茶艺知识、陶冶性情,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对记者说。
5家茶企亮相京城
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安溪县单独集中设立安溪县茶产业展示区,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产品展销,独具特色的安溪铁观音,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和当地市民驻足观看。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符号之一,北京首都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国茶叶消费的重地和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运作,马连道茶叶市场被茶界视为我国茶叶市场“桥头堡”和“晴雨表,是茶商国内市场的必争之地。这里同样吸引数百名安溪茶商来此落户,茶叶市场半数以上的茶店也经营起了铁观音,安溪铁观音成为北京茶叶市场的强势品牌。
据了解,1999年以来,大批安溪茶商北上,进军北京市场。经过10年的推广经营,安溪铁观音成为北京市场上强势的茶叶品牌,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效应”凸显,备受消费者喜爱,占领1/3市场份额。目前,在京经营茶叶的安溪茶商约有500多户、2000多人(主要集中在马连道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