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谢坝村:返乡农民工举行首届采茶技能竞赛

作者:王驰云 刘娟 来自:四川新闻网 时间:2009-02-24
分享到:

    春光明媚,早茶飘香;清风怡人,生机盎然!今(23)日,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谢坝农村社区彩旗飘扬,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谢坝农村社区第一届采茶技能竞赛”在此隆重举行。

    赛前动员

    宜宾市翠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明选,邱场乡党委书记鄢小祥,邱场乡人民政府乡长罗敏,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言泽树等出席采茶技能竞赛仪式。谢坝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祖平主持“邱场乡谢坝农村社区第一届采茶技能竞赛”仪式。

    谢坝社区主任信荣华在采茶技能竞赛仪式上说:在邱场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叙府茶业的大力支持下,勤劳谢坝人的共同努力下,谢坝农村社区现拥有2450亩早茶基地,2009年已有千亩投产。为提高采摘质量,回报叙府茶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产业发展,同时搞好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在村“两委”、工会、茶协精心筹备下特举办此次采茶技能竞赛。邱场乡人民政府乡长罗敏在采茶技能竞赛仪式上说:邱场交通便宜,气候温和,生态良好,适合低山早茶的生长,虽然这里不是传统的茶区,但从2002年以来,从谢坝村开始,邱场茶叶产业逐步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特别是2006——2007年,邱场乡成功实施了省农综项目万亩早茶基地建设,全乡优质早茶达到1万亩,成为四川省首批“十大绿茶名乡”之一。

    谢坝作为典型的川南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走出了一条以“猪——沼——茶”为主要模式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和以“川南民居”定格的村镇建设发展模式,使谢坝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 006年,谢坝成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7年4月,谢坝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社区,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农村人才开发示范村。
 
   放眼天下风物秀,品茶最是新芽香。今天,谢坝农村社区“两委”、工会、茶叶协会举办的这个以劳动竞赛为主要内容的采茶节,就是按照翠屏区委、区政府壮大特色产业的要求,向世人展示多姿多彩的谢坝,开放开发的谢坝,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谢坝,同时,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鼓励广大群众科学种植,提高技术技能,倡导文明新风,争做产业发展能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心,增强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此次比赛分为女子组和男子组,来自全社区的3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黄泥社荣获团体第一名;长田社周宗旭荣获女子组第一名;黄泥社彭彪荣获男子组第一名。

    赛出风格

    面对记者,返乡农民工——谢坝社区瓦厂社参赛者刘吉兵说:在外省打工的这5年间,也赚了不少钱,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春节期间才返乡的他又开始选择了种植茶业,社区领导及时为他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并对茶叶的采摘、修剪、施肥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他进行一一讲解。刘吉兵表示,因为有了政府的领导和叙府茶业的支持,他们一家不会再外出打工,将会留下来继续种植茶叶。

   “出炉”鲜茶

    返乡农民工——谢坝社区新龙社参赛者夏言学告诉记者:2006年前她一直在新疆打工采摘棉花,每天工作13个小时,现在回到了家乡,每天工作时间比较灵活,还能照顾到家里。自己家里种了3亩多地,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专业户的带动,每家农户都与龙头企业签订保护价格收购合同,按规定的品种、标准进行种植,现在每年平均收入6000元至7000元左右,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有组织的生产销售、管理带来的利益。

    谢坝社区桥边社参赛者陈迁余感慨万千:她爱人在外打工,从2002年起她就一人开始种植茶叶。当记者问她一个人是不是很辛苦时,她说有了政府的帮助,现在的苦都比以前“甜”,以前谢坝曾是个省级贫困村,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年均收入都在6000元至7000元左右。说到这里,陈迁余乐呵呵的告诉记者,2004年她还获得过“采茶三等奖”,她现在每天最多能采4斤茶。在政府的带领下,今年她一定会再次尝到“甜头”。

    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谢坝村位于“内宜”高速公路邱场站出口处,辖8个联合社,553户,1832人,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3308亩,林地4699亩,森林覆盖率达5O%,为典型的川南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

   谢坝村通过“公司+协会+支部+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以协会为纽带架起了市场、公司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发展。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专业户的带动,协会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接上了轨。一方面与龙头企业签订保护价格收购合同,另一方面组织农户按规定的品种、标准进行种养殖,由协会统一收购,有效地避免了无序的竞争和市场价格涨落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让农户充分享受到有组织的生产销售、管理所带来的利益。

  谢坝村崛起的过程是谢坝人转变观念、提升素质、艰苦奋斗、加快发展的过程。也是党委政府抓住了“发展增收”这个关键,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力量,激发群众自主性,把党组织引领、政府推动转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2009“突破年”的目标;谢坝人将抓住机遇,挖掘产业向纵深发展潜力,不断提高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通过劳动竞赛、农民运动会、志愿扶助等载体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力,在产业纵深发展、干部群众教育管理、社区和谐建设上取得突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不懈努力,再上台阶再创辉煌!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