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化理念发展石阡茶产业
提要:“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这是石阡县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成功经验。该县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茶产业的组织、扶持、奖励、贴息等,促进全县茶产业快速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到14万余亩,跃居全省第二。
石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贵州通志》、《茶经》均有记载。明清时期石阡坪山茶曾是朝廷贡品,在全国享有盛名。石阡苔茶是贵州仅有的几个地方品种之一,至今在浙江西湖梅家坞一带,仍保存有上万亩石阡苔茶品种。
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石阡县决策层认为,茶叶产业既符合生态县建设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更是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相结合的最佳点。做大做强茶产业,首先要加大资金、政策投入。
2007年,石阡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茶产业发展组织、扶持、奖励、贴息等,以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速度。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四方客商。一些外地茶商纷纷前来石阡发展茶叶产业。浙江泰和茶业有限公司、江苏大海集团、贵州昌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入驻石阡,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茶产品开发。
县委、县政府按照“政策推动、项目牵动、大户示范、基本户推动”方针,发动和鼓励全县农民种茶,着力在壮大规模、注重规划、强化管理、精深加工、品牌打造方面下功夫。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投入,力争每年新建茶园5万亩,实现人均一亩茶、户户奔小康的目标。2008年,全县共完成新植茶园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14万余亩,跃居全省第二,全区第一。
目前,石阡县已引进投资2亿元的贵州昌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投资3200万元的南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与深圳市研成策划有限公司达成茶产业规划协议,努力将石阡茶叶打入国际、国内市场。
打造茶叶品牌。石阡“泉都碧龙”、“泉都云雾”绿茶连续三届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获“两金一特”。2000年以来,石阡茗茶公司生产的“坪山翠芽”获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节茶道论坛评比金奖;石阡夷州贡茶公司生产的“夷州翠芽”获“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并分别在北京迎奥运“国饮杯”国际茶业博览会和上海第15届国际茶文化暨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
加大品牌产品保护。2007年9月,《石阡苔茶》通过贵州省茶叶及标准化专家现场评估审定,成为石阡县第一个省级产品标准。2008年2月申报的“石阡苔茶生产示范项目”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这是贵州省唯一覆盖全县范围的示范项目,也是铜仁地区唯一的茶叶示范项目。
引进、扶持、整合茶叶加工企业。大力扶持本地茶叶加工企业,把分散的小加工厂相对整合起来,统一工艺、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等。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好“以生态化的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的方式建设生态”这个发展思路,使茶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航标。(石阡县委书记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