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采制春茶 镇江茶场为何“集体”不采制夏秋茶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市几乎所有茶场都不再生产夏秋茶,只采制一季春茶。而甘露茶场仍年年生产夏秋茶,每亩提高效益30%,还稳定了采茶工队伍——
茶场为何“集体”不采制夏秋茶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市几乎所有茶场都只采制一季春茶,退出了夏秋茶的生产。日前记者在镇江新区丁卯街道渣泽村采访时发现,1995年创建的甘露茶场仍年年采制夏秋茶。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市茶场“集体”不采制夏秋茶?又是什么原因,甘露茶园仍年年采制夏秋茶?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为何不生产夏秋茶
据了解,我市是省茶叶重点产区,目前共有茶园约7万亩,不计农户自有零星茶园,大小茶场有100多家,其中最大的茶场达1000多亩。市农林局园艺技术指导站费副站长说,据他所知,除甘露茶园外,好像没有茶场还生产夏秋茶。茶场“集体”不采制夏秋茶的原因是什么?丹徒区墅山茶场、丹徒区曹付茶场等认为,茶场不采制夏秋茶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成本,二无采茶工。
关于成本,墅山茶场场长付玉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茶叶效益主要靠春茶。春茶价值体现在“早”字上,早一天上市,与迟一天上市,价格有天壤之别。以金山翠芽为例,每500克可卖到1000元,多的能卖到近2000元。金山翠芽一般是明(指清明)前采摘的独芽制作,夏秋茶叶不能制作金山翠芽,即使制作了也不叫金山翠芽,价格只能卖到每500克数十元,连付采茶工的工资都不够。
无采茶工是茶场不愿采制夏秋茶的另一个原因。今年3月17日,记者采写的《每年都为招用采茶工而烦恼的茶场建议——成立专业劳务公司统一“托管”采茶工人 》一文,就报道了我市采茶工严重短缺的问题。曹付茶场总经理谭晓亮说,今年春茶采摘,曹付茶场是从河南招来了150名采茶工。而这150名采茶工的招用,是年前他就去河南“预订”,春茶开采前又亲自去河南才招到的。想想明年春茶采摘心里就犯愁,哪有心思采制夏秋茶。茶场“养”采茶工则更不合算,夏秋茶价格很低,怎“养”得起采茶工?
夏秋茶提高茶园效益
采制夏秋茶可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提高茶园效益。甘露茶园就尝到了生产夏秋茶的甜头。甘露茶园场长蒋庆国说,以金山翠芽为例,生产金山翠芽需采摘独芽,一亩地可生产成茶1公斤至1.5公斤;而采制夏秋茶一般为一芽二至三叶、甚至大叶,成茶为春茶的三倍左右,可达4.5公斤至5公斤。特别是去年“甘露”研制出了新品种——“拼茶”——甘露翠萝,将每亩茶园的效益提高了30%。
蒋庆国介绍了“拼茶”的简要情况:采用少部分春茶与夏秋茶“拼配”生产而成,形状为颗粒状,仍为绿茶类。“拼茶”的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保持一个口味,不像春茶保存不好,易氧化变味。“拼茶”还有一个特点是,不怕压、摔,便于携带;普通春茶最怕的就是压和摔。蒋庆国说,“拼茶”甘露翠萝去年已向国家申报了专利,目前正在审批中。同时,还积极申报镇江市旅游产品,价格每公斤在100-160元之间。
夏秋茶还推动了甘露茶场的副业发展。蒋庆国说,甘露茶场当初也存在采茶工短缺问题,后来开办了榨油厂,从而解决了采茶工短缺问题。采茶工采茶季节采茶,不采茶时就榨油,这样不仅提高了采茶工收入,还稳定了采茶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