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春茶减产:新茶因灾错过"春天"

作者:施雨岑 周之江 来自:新华网 时间:2008-04-11
分享到:

    清明节,贵州湄潭茶农犹长江一家围坐炉边,烧水冲泡今年的头批新茶。“往年清明前后,根本忙不过来,今年没茶采,闲得发慌。”

    在贵州,2008年初一场特大凝冻灾害造成春茶减产。从茶农到茶商,整条产业链受到影响。

  茶农被迫“放假”

    湄潭县永兴镇采茶工人胡明霞一边采下茶青放进小筐,一边感慨:“今年上山采茶比常年晚了半个多月。”

    她身后是刚从凝冻灾害中恢复过来的湄潭“万亩茶海”。大部分茶树叶片上残留着褐色的冻伤痕迹,嫩绿的新芽覆盖了薄薄一层——制作“湄潭翠芽”的原料,就是这一层茶芽。

    “芽太少,采不出来。”胡明霞看看自己还没装满的小筐,一脸无奈,“就算是熟手,一天下来也就3斤左右。茶芽冒得好的时候,一天采个5斤没问题。”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产茶县,茶园总面积16.5万亩。2007年,湄潭县茶产量达5285吨,产值2.29亿元,茶叶综合收入3.95亿元,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凝冻导致茶园全面受灾,春茶减产30%以上,经济损失据估算达近8000万元。

    茶叶减产有两层含义:一是春芽发不出来,产量少;二是明前采茶季节短。正常年份一个月左右产茶期,今年只有半个月。从3月下旬开始采第一轮春茶,至多采到4月中旬。

    茶叶是一种季节性极强的经济作物,“明前是金,明后是草”已成公论。春茶开园时间越迟,经济损失越大。茶树顶端新长的嫩芽会在两三天内长成经济价值锐减的叶片。为了尽可能多地采集第一批春茶,每年清明前一个月,采茶工人每天清晨6时上山,黄昏收工。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蜂拥而至。

    而今年,很多湄潭茶农被迫“放”了半个多月“假期”。直至3月下旬,大部分茶园才从凝冻灾害中逐渐恢复。

    4月初,正在自家茶山上忙活的永兴镇马义村油房组茶农杨祖文说,“往年此时,我要请三四个人来帮手,不然忙不过来,今年我们家两口子足够了。”

    贵州省农业厅统计,2008年,贵州可采茶园受灾面积85.4万亩,造成5000多亩苗圃绝收;去冬今春新种植的茶园,三分之二的茶苗被冻死;上百万株购进的茶苗未及种植干枯、坏死,经济损失约4.7亿元。

    茶企开工不足

    凝冻灾害冻住了嫩绿的茶芽,也冻住了加工生产线。

    39岁的刘正刚是核桃坝村红光组村民。2001年,他从福建引入一套小型加工设备,搞起茶叶加工作坊。2007年出产4万多斤干茶,毛利20多万元。

    说起近况,刘正刚连连摇头:“前几天刚刚开工,茶青收不上来。”

    记者在刘正刚的作坊看到,只有五六名工人在机器前忙碌,往年,春茶季节至少得请二三十名工人。

    刘正刚说:“我这种规模的加工厂,在核桃坝村就有百来家,利润本来就薄,又受了灾,今年收入没法说了。”

    在当地最大的茶叶企业栗香茶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张林说:“2月到3月间的第一批春茶是一年中卖得最好、利润最高的。今年,公司茶园到3月20日才开始采摘,跟以前比,差不多就算是绝收。”

    湄潭县茶桑局副局长何义龙说,明前春茶减产虽成定局,但只要近期气温稳定,4月下旬以后,春茶生长就能逐渐复原,“严寒减少了病虫害,夏秋茶反而会因此获益,整体看来,并无大碍”。

    提高抗风险能力

    严重减产加上去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春茶涨价的势头不可阻挡。以湄潭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福鼎大白茶”为例,茶青最高可卖到每公斤100元以上。去年同期,每公斤不过60多元;今年成茶价格更是涨到每公斤千元以上,比去年同期上涨400元左右。

    但在张林看来,涨价幅度和当地茶农、茶企的损失不成正比,“根本没那么多茶卖,更别提增收了。雪凝天气大面积冻坏茶树、茶苗,我们不得不修剪茶树,重新培育茶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恢复。”

    贵州湄潭银龙产业有限公司经理刘强认为:“春茶减产,使得整个产业链全部受损。总体来说,茶农是受灾最重的群体。”

    犹长江家经营着七八亩茶园,主要收入来源是卖茶青。“去年这个时候,我家的明前茶已经卖了上万块钱,今年才两千多。”

    针对春茶减产状况,贵州省茶科所科技管理科副科长王家伦说,今年初的凝冻灾害,导致贵州铜仁、黔东南、黔南、黔北大面积茶园受灾,减产绝产严重。但兴义、六盘水等地历来冬季较冷,选种的茶叶品质比较适应气候,受灾情影响较小。

    王家伦说:“科研单位应更多考虑抗寒品种的选育问题。要针对贵州气候和生态特点,培育和推广一批新品种,逐步更新换代。同时在茶农中大力普及越冬防冻的技术。”

    湄潭县茶桑局副局长何义龙认为,茶叶产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富农产业,一亩茶园每年至少给农民带来两三千元纯收入。然而,处于产业链下端的茶农,抗风险能力最弱。

    何义龙说:“贵州茶叶产业处于起步期,茶农抗风险意识差、能力弱,如何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技术上给予支撑,品种上尽快改良,帮助茶农增强抗灾抗险能力,是凝冻灾害后有关部门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