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因受灾而身价看涨 今年碧螺春上市要晚十来天
52岁的东山槎湾茶农老陈最近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是每天到自己的茶山跑上几趟,仔仔细细地在自家的茶树上找找有没有萌动的小叶芽;第二个则是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看着自家茶树至今没啥动静,再听听这两天又有寒潮来袭,晚上还有点雨夹雪,老陈皱了皱眉头,心里就像被装进了一只猫,挠得直发慌。“要是往年这个时候,我们这些种茶的都该为新茶上市张罗开了,碰上个暖冬的话,说不定已经开始采摘一些早出的嫩芽啦!可是现在……”老陈指着山上的茶树,“今年的碧螺春比往年晚上市是铁定的啦,还是耐心等着吧。”老陈介绍说,推迟上市,意味着茶叶的采摘和销售也会跟着受影响。不过这些先顾不上了,更令茶农们牵肠挂肚的可是最近的天气,正值碧螺春准备冒芽的关键日子,这时候再碰上年前那样的恶劣天气,今年的茶叶收成就不指望了。
受年前那一场罕见的大雪影响,今年的碧螺春春茶倦倦地不愿冒芽。很多老茶农和茶商基本达成了共识:东西山碧螺春今年的上市时间肯定要推迟,至少得比往年多等上十来天。算起来,品质最佳的碧螺春大量上市的时间离清明只剩五六天的间隙。另外,尽管比起浙江等地,本地茶树罕有被大雪直接压垮受灾的例子,但早茶的“焦头”将明显增多,要保证碧螺春的品质,这样的叶芽都不能炒制碧螺春,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制茶成本。“看来,今年想喝上明前的碧螺春茶,得有多掏钱包的心理准备。”一些经验丰富的茶商已敏感地预知到今年的茶价走向。
岁末大雪留下不少困扰
老陈家世代都是茶农,用他的话来说,“一出娘胎就和茶打交道了”。在老陈的记忆里,这么大的雪真是不多见。印象中,只有1995年一次下春雪给茶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那一年刚采了两次茶,结果下大雪了,茶树在这时候是最不经冻的,有点慌了神。好在那时候茶树不算多,而且没过多久天气转好了,后期的茶叶收成还说得过去。不过那一年的雪可没年前的大。”
据老陈介绍,碧螺春只有用最鲜嫩的叶芽才能炒制。叶芽长到1.5厘米以后,制成的茶叶就不叫碧螺春,该叫炒青了。连年暖冬,茶叶长势奇好,芽出得一年比一年早。去年年初八,老陈就开始采茶了,到了清明前就已经开始做炒青了。但是年前突然而至的大雪,让老陈措手不及。
一般来说,大雪对茶叶的直接伤害就是压垮茶树,浙江一带的茶树就是这样受害的。但在苏州的东西山,这种伤害威力不大。因为传统的碧螺春是果茶兼作的,茶树边就是果树,为的是让茶树带上果树的清香。那些果树无形中为茶树撑起了保护伞,东西山一带的茶树鲜有被直接压垮的。但是,大雪带来的另一种杀伤却让茶农们忧心忡忡。
雪下在茶叶上,叶芽中的液泡被冻坏,叶绿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发出来的芽头因此变成铁锈红色。这种现象,茶农称之为“焦头”。出现这种情况的叶芽必须直接择去。今年的雪下得大,一些茶树连叶子都枯黄了,可以预计“焦头”将会比往年成倍出现。另外,茶树发芽,更多的要靠地下的温度,地温适宜了,茶树才能比较活跃地冒芽生长。今年的雪太大,雪水融入土地,造成地温直线下降,短时间内难以回升到适宜温度。
上市将比往年推迟十来天
春节休假一过,东山农林服务中心的工程师叶利群就开始在各个茶山巡视。以他的经验,往年到了这个时候,茶山上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茶树发芽前有一个萌动期,就好像叶芽要挣破外皮蹿出来一样。然后,叶芽才会一个个暴出来。”指着山坡边几棵挨着的茶树,叶利群说:“往年这个时候上山,几乎每棵茶树上都能找到有叶芽在萌动,一些早发的茶树上叶芽更是长势旺盛。但是今年不同了,茶树们好似倦倦地没有睡醒,一点感觉不到开春的信息。”跟着叶利群看了好几座茶山,只能从一两棵早茶树上看到零星的萌芽痕迹。“关键还是地温不够啊!”叶利群有点着急。虽说开春后阳光灿烂,但是地温回升却很慢,这几天天气又变了,茶树萌动的日期看来还得往后挪。
“今年的春茶肯定要推迟上市。"吴中区林业站茶叶高级农业师季小明判断,今年的茶叶至少推迟10天左右。“平均气温超过10C,叶芽才会萌动。从气象局提供的资料看,要到3月10日以后气温才会达到这个标准。而且,萌动之后还要等一段时间茶叶才能采摘。”去年的数字显示,西山一带3月3日开始采摘茶叶,东山一带则在3月6日开始。这样算下来,10天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季小明说,就算是开始采摘也不能视作批量上市,以他目前的判断,今年苏州的春茶至少要到3月28日以后才会在市场上大量出现。
茶农们看得更远些,推迟上市带来的影响其实还在后头。老夏和老金是老陈的邻居,他们都以种茶为生。在他们看来,能在清明前10天采摘茶叶就算不错了,而且前期的推迟上市还直接影响到后期茶叶的采摘和销售。“这一推就到了清明前后了,过了清明,茶叶的价格可就是噌噌往下跌啊。今天1000,明天可能就是500,你说我们怎么吃得消?”另外,清明后天气必将回暖,要是慢慢升温还好,一旦气温提升过快,叶芽就要疯长,老陈很精辟地形容:“那时候的茶叶还叫茶叶啊?都成了霉干菜了!”由此,茶农们把一年的希望都押宝在明前茶叶身上。老陈说,去年明前茶的收购价格大约在七八百元,今年他的心理价位怎么也得上一千。
今春茶价看涨但不会疯长
不过茶农们的涨价愿望,并不见得会让今春的苏州地产茶叶“疯狂”起来。
东山一带小型茶叶店有40多家,大点的茶叶供应商有四五家,柳荣伟经营的东山茶厂就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家。谈到今年的春茶前景,柳荣伟有点不太好表态。柳荣伟有自己的茶场,今年茶叶的情况他很清楚。但是,对于涨价他还是很谨慎。“不敢涨得太快啊!你要是涨得太疯了,人家都不买,等着你过了清明往下跌,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和茶农不一样,柳荣伟是企业经营者,他更多的是看全局。“明前的价钱是要涨,但是怎么涨很难说。而且,往后也不是价钱就会疯跌。”柳荣伟说,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他有很多办法来应对目前的情况。“我完全可以在青叶(未炒制的茶叶)上市的时候大量吸纳,然后放进库里保存起来,后期慢慢往外放。.茶农们保存茶叶只能放进冰箱,过了一段时间再拿出来,温度差异一大,茶叶质量就下降。但是我们企业不一样,我们有保鲜库,可以根据外界的温度调节保鲜温度,这样茶叶的质量不会受损。”柳荣伟说,至少在他看来,他不希望今春的茶叶出现疯长疯跌的情况。
季小明的判断和柳荣伟差不多,但他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的。“我们常说的碧螺春一般是指我们这里特有的本地小叶种,这个品种开、采期比较晚。但是,这个品种才是最最正宗,质量最好的碧螺春。”苏州是碧螺春的原产地,虽然数量在全国产量中不占大头,但是碧螺春的行业标准却得按照苏州的来。而原产苏州的碧螺春,指的就是本地小叶种。目前,苏州东西山一共有27510亩茶树,其中大量是本地小叶种,只有少量外地品种。外地品种和本地品种相比,叶芽比较厚实,上市比较早,这次受损的多数是这些品种。“我们说早期茶叶产量降低,其实本地小叶种的产量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涨价是肯定的,但是不会太离谱。”另外,随着近年来地方政府对苏州碧螺春宣传力度的加强,大家对碧螺春的品牌认知度也在逐年提升,洞庭山碧螺春的价钱原本就在年年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