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排长龙 为尝铁观音

作者: 来自:海峡都市报 时间:2007-09-05
分享到:

什么叫魅力,什么叫向往,在张木旭看来,东北人排队争尝安溪铁观音,就是最好的注脚。

  考察心得

  魅力铁观音

  美名传千里

  考察人名片:张木旭,安溪县侨办主任,先后任安溪县西坪镇副镇长,感德镇镇长、党委书记,有丰富的茶乡工作经验;任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全面参与神州行各项筹备和实施活动。

  东北行一路走来,值得回头总结的东西很多。感触较多的有两方面,一是安溪茶业新理念深得人心,二是安溪铁观音魅力无穷,千里传芳。

  有一个片段或许可以说明我的感触。那是在长春专家讲茶会结束,分发礼品茶的一段经历。

  我记得,就在中国一汽公安分局礼堂,当讲茶会结束时,人们纷纷涌向大门处领取礼品茶,气氛十分热烈。为了确保秩序,我高声喊话,要求按顺序排成两队,结果与会的长春听众,全部排起长队,每队都有约一百多人。

  东北行所送的这份礼茶可谓特别,内装两罐清香型两罐浓香型铁观音茶,一个随手泡茶具,最重要的是,包装袋外印着手写体“安溪铁观半日·和谐健康新生活”,既送礼茶又送温馨新理念。

  我们加紧给每个与会者发礼品,到了最后我发现仍有七八个人在等候。因为没有礼品券,工作人员没有给他们发礼品,但他们仍十分执著,说听会后他们更加喜爱安溪铁观音,更对礼品袋上的新理念十分认同。

  经过商量,我决定给这七八个长春人发礼品,此时已是傍晚,望着他们尽兴离去的身影,我油然想起两个字———魅力,从中我体会到安溪铁观音的迷人魅力,体会到“和谐健康新生活”新理念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

  再见了长春,希望那些小小的礼品能像火种一样,点燃东北人民更高的生活热情。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为他们奉上新的礼品,送上新的祝福。

  [记者观察]

  既喝老酒更喝茶

  哈尔滨号称冰城,不过更确切的说法应当是“酒城”,再加“饮茶之城”。

  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你可以随处闻到酒香。随便走入任一家庭做客,这里的人们总是先捧茶汤,再邀你大碗喝酒。

  哈市的酒类很有特色,除了来自俄罗斯的格瓦斯酒、伏特加酒外,东北本地、黑龙江本地的酒类也是琳琅满目。

  在果戈理大街,记者进入一家超市,迎面就是一排10多米长的酒柜,东北小烧、龙江龙、花园大曲、富裕龙窖、玉泉方瓶等等,令人看昏了头。其中的东北小烧白酒,酒精浓度高达六七十度。

  东北冬季寒冷,零下30℃是寻常日子,大量饮酒于是成为民俗,成了东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至于夏季,哈市同时也是著名的啤酒城市,“哈啤”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家。

  茶在哈市的大量出现,据说不过10年光景,但是记者所及,饮茶已十分普遍,几近成风。像安溪铁观音,在哈市就被奉为上等茶,价位从几百元到数千元都有。人们早上喝茶晚上喝酒,清谈喝茶欢聚喝酒,就是喝酒之前,也要饮上几杯茶汤。

  哈市人因天寒喝酒,因生活水平提高喝茶。600万人的大城市,酒、茶相融,的确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东北人看神州行]

  溪茶能通天

  这里是哈市充满市井气息的一个茶市,地处南尚区南较街。这个茶市甚至没有正式名称,但这并不影响这里的繁荣,也不影响这里的茶商们拥有正确的判断力。

  “龙杨茶行”的门口摆着卖冥币的小摊,3米开外还有一摊炒板栗的小贩。店主高先生来自安溪大坪,几个东北客户于是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

  “神州行·东北行,我们知道”,宋先生快人快语,“从报上看来的,茶商也都在议论”。“茶好说什么都好”,贾先生接过话茬,他说,过去哈市有个说法,叫“溪茶能通天”,大家半信半疑,东北行来了,开专家讲茶会,大家知道这茶养性修身,送礼联谊皆为上品,这“通天”说法大家接受了。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