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缺失的尴尬
作为我国的绿茶大省,从来没有一个时机让人们充分关注浙江绿茶的命运。然而就在几天前,却爆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俄罗斯,浙江绿茶在俄占有率却不足3%%。随着对绿茶需求的不断上升,每年的茶叶消费量达18.5万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虽然俄罗斯已经
开始向我国绿茶敞开其广阔市场,但浙江绿茶对俄出口量并没有显著提升。在笔者看来,这反映的正是浙江绿茶的品牌缺失之痛。
作为我国较大的绿茶产地和出口大省,浙江绿茶栽种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茶叶15万吨,其中各类名茶5万吨以上,总产值达49个亿,其中出口量占70%%。但浙江绿茶的地位,近年来却不断受到同行的挑战,从贸易壁垒,到俄遇冷,都可以看出,浙江绿茶正在贸易摩擦的夹缝中挣扎。
不仅仅是浙江绿茶。不但是俄罗斯,还是英国,当消费者留意一下超市货柜上的价格时,就会明白中国茶叶的位置何在。目前俄罗斯茶叶市场上的中国品牌有近20个,但都被挤在超市货柜的最上层或最下层,价格普遍偏低。同样的中国茶和印度、斯里兰卡茶相比,前者平均卖价每公斤只有1个多美元,比印度茶低四成,比斯里兰卡茶低六成多,廉价成了中国茶叶的代名词。
虽然浙江茶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但就市场细分而言,中国茶叶和印度等国茶叶仍然有不同的细分市场空间,中国茶叶在低端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从发展趋势来言,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中国茶叶,但是中国茶并未进入时尚和工艺复杂的高端领域。这也是为什么茶叶大国不能成为茶叶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实际上,就成本来来说,印度等国茶叶加工在生产成本上也比中国更具优势。从这一点上看,中国茶叶的未来,更应当是在品质上的提高和品牌上的创新。
必须看到,我国虽为茶叶大国,但实际上,与其它茶叶大国相比,却存在明显差距。在笔者看来,由于缺少国际知名品牌,浙江绿茶在俄罗斯的出口价格极低,从茶农到出口商,都处在微利或保本状态。也正因为缺少品牌运作,许多企业在俄罗斯市场上没有经营主动权,建立不起自己的营销网络、经营渠道,自然也就对同样是茶叶出口大国的印度等国家不能构成直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