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勾勒茶叶产业蓝图 到2010年总产值突破300亿
作者:张铭 田砚君 来自:中华工商时报 时间:2007-07-10
云南的茶叶之乡思茅市今年更名为普洱市,日前又迎来了全省的茶叶工作座谈会。尽管仅仅是一次工作会议,但是云南省做大茶叶产业的总体目标却由此凸显。据悉,云南提出力争到201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400万亩,总产量20万吨,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有关统计称,近几年来,云南省以普洱茶为主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都大幅增长。到2006年,全省茶叶总产值105亿元。目前,全省约有1000家精制茶叶加工企业、约有3000家初制茶叶加工所。
座谈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产业发展;以品牌化的战略抓市场开拓;走生态化的道路促产品开发;用健康全人类的目标推进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品牌打造国际化;不断强化营销网络、技术研发、质量监管、社会服务,全面做强做大茶叶产业。
该省政府官员指出,全省茶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现在,要抓好现代茶园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塑造提升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大“云茶”品牌形象,强化普洱茶标准化生产、流通管理与品牌保护,充分发挥“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另外,要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树立“云茶”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注重科技开发,提高“云茶”科技含量。
当前的云茶产业,特别是普洱茶生产加工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表现在: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还有一部分企业达不到市场准入的条件。据初步统计,全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794家,资金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还不到12%,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作坊占到48%左右。
另外,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冒用知名普洱茶商标和知名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厂址生产加工普洱茶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普洱茶标签、标识滥用问题还比较严重,过度包装和包装材料二次污染普洱茶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普洱茶基础科学研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等。
记者获悉,为了持续健康发展,云茶产业将借鉴“西湖龙井”等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经验,开展“普洱茶”、“滇红”等产品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提升云茶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按照《云南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云南有关方面已经从今年开始积极开展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云南品牌申报评价工作,3年内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一批“云茶”的拳头产品,带动全省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有关统计称,近几年来,云南省以普洱茶为主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都大幅增长。到2006年,全省茶叶总产值105亿元。目前,全省约有1000家精制茶叶加工企业、约有3000家初制茶叶加工所。
座谈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产业发展;以品牌化的战略抓市场开拓;走生态化的道路促产品开发;用健康全人类的目标推进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品牌打造国际化;不断强化营销网络、技术研发、质量监管、社会服务,全面做强做大茶叶产业。
该省政府官员指出,全省茶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现在,要抓好现代茶园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能力。特别是要注重塑造提升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大“云茶”品牌形象,强化普洱茶标准化生产、流通管理与品牌保护,充分发挥“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另外,要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树立“云茶”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注重科技开发,提高“云茶”科技含量。
当前的云茶产业,特别是普洱茶生产加工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表现在: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还有一部分企业达不到市场准入的条件。据初步统计,全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794家,资金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还不到12%,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作坊占到48%左右。
另外,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冒用知名普洱茶商标和知名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厂址生产加工普洱茶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普洱茶标签、标识滥用问题还比较严重,过度包装和包装材料二次污染普洱茶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普洱茶基础科学研究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等。
记者获悉,为了持续健康发展,云茶产业将借鉴“西湖龙井”等茶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经验,开展“普洱茶”、“滇红”等产品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提升云茶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按照《云南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云南有关方面已经从今年开始积极开展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云南品牌申报评价工作,3年内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一批“云茶”的拳头产品,带动全省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