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一些茶商忽悠消费者
俗话说,开门7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时下,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西湖龙井、铁观音、信阳毛尖等名茶纷纷抢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场。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呼和浩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茶叶价格高得离谱,还有一些茶叶存在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现象。
每千克卖到上千元
4月13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车站东街、中山西路的几家茶庄和茶叶商店,看到这些茶庄和茶叶商店的玻璃上都张贴着春茶上市的广告。当日,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车站东街的四季香茶庄,一进店门,店主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记者佯装要购买一些茶叶送人,但是不知道该买哪种好。“龙井和铁观音都是上好的茶叶,送人也体面。”店主指着几个装着茶叶的玻璃罐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龙井的价格从每千克520元到每千克1600元不等,观音王的价格最高的要6000元。店主说,这些都是高档茶叶,而且都是新上市的春茶,价格自然要高一些。从四季香茶庄出来,沿街往西走,记者来到正兴泰茶叶张二分店。“要买茶叶吗?我们这里销售的都是刚到的春茶,绝对没有旧茶,你看,春茶上面有很细的绒毛,颜色相对要绿一些。”店主从标着正一品碧螺春的玻璃罐内捏起一小撮茶叶向记者介绍说。记者看到,正一品碧螺春的价格是每千克360元,龙井的价格是每千克3000元。
正在这里购买春茶的李女士说,她特别爱喝茶,每年春茶上市时,她都会买一些回去,不过因为春茶价格太高,她每次都买不多。
包装精美身价百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大都包装精美,如极品铁观音、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普洱茶等知名茶叶的礼品盒都很精美。4月15日,记者在内蒙古维多利超市采访时看到,一个装有0.3千克观音王的茶叶礼盒要卖到1200元。在内蒙古民族商场,普洱茶的茶叶礼盒最高要卖到2060元,特级观音王的茶叶礼盒售价是3200元。
记者随后又来到王府井百货地下超市,记者对销售人员说,想要买一些春茶赠送老师。“这个茶叶礼盒销售很不错,包装也很上档次,光包装就得200元。”说着,销售人员拿下一个标价为680元,包装精美的西湖龙井茶叶礼盒递给记者。记者看到,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是2007年1月28日。记者问:“礼盒中装的是春茶吗?”销售人员非常肯定地说:“绝对是春茶。”
经销茶叶多年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一些商家拿精美礼盒作文章,其实里面装的大都是普通茶叶,外包装贴上特级名茶之类的标签后,身价就会从几十元涨到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买到上色茶叶
4月15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街头随机采访了30位市民,90%的市民表示,虽然喜欢喝茶,但是并不懂茶,也无法辨别茶叶的好坏。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东街的高先生对记者说,他喜欢喝茶,但是对茶叶价格心里没底,看到商店里销售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茶叶,他也常疑惑,这些茶叶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 家住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铁路小区的孟女士表示,虽然她经常喝茶,但是也辨别不出茶叶的好坏。孟女士说,3月22日,她在乌兰察布东街看到一名妇女挑着担子卖散装茶叶,并且称卖的是春茶。
孟女士看到茶叶的颜色挺鲜亮,便花了200元买了0.5千克的西湖龙井。当天,有老同学过来串门,她就泡了一杯西湖龙井给老同学喝。刚倒上水,茶水就出奇的绿。老同学喝了一口说:“你这茶叶怎么一股怪味儿?”她拿出刚买的茶叶给老同学看,老同学拿起茶叶捏了一下,手指上竟然染上了绿色,孟女士才知道,原来自己购买的是经过染色的旧茶。由于是向流动小贩购买的茶叶,孟女士只好吃了哑巴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孟女士这样上当受骗的人并不在少数。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大都没有明确的价格标准,都是商家自己说了算。即使是同一品种的春茶,也会因为等级不同,价格差别较大。这就使得一些缺乏商业道德的商家在销售茶叶时或者以次充好,或者以旧充新,抬高茶叶价格,牟取暴利。
如何辨别茶叶?
曹琮是内蒙古首位国家资格认证的评茶师,与茶叶打了18年交道。就如何辨别茶叶,记者咨询了他。
曹琮提醒市民,选购茶叶时要一看色泽、二观外形、三闻香气、四品茶味、五捏干湿。
据曹琮介绍,新鲜茶叶色泽嫩绿,若茶叶色泽发暗,表明茶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氧化,这种茶叶往往是旧茶。茶叶都有特定的外形,有的像银针,有的像瓜子,有的则像圆珠。一般新茶大小、粗细、长短等都比较均匀,旧茶的外形不规则,还有茶梗和茶籽。
新茶一般都有香味,尤其是好的新茶,茶香格外明显。品尝的话,新茶浓醇爽口、甘鲜浓郁。取少许茶叶用大拇指和食指搓,能搓成粉末的是足干的茶叶,如果搓不成粉末的,说明茶叶已经受潮,这种茶叶容易变质,最好不要购买。
曹琮说,所谓春茶,是指谷雨以后立夏之前采摘并且加工的茶叶。今年春茶大量上市的时间应该在5月23日前后,因为人工费用较高,价格会比去年稍贵一些,一般为每千克40~60元,七八十元算是较好的春茶了。
没有QS认证不准销售
据了解,从今年1月1日起,对未获得质量安全QS认证的茶叶不得生产销售。
4月16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工商分局公平交易科的赵国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QS认证不仅严格检测茶叶农药残留,还能够杜绝新茶旧茶混装,低等级茶叶冒充高等级茶叶等问题。据介绍,4月11日,回民区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对辖区呼闽、四季香等3家大型茶庄进行了茶叶QS认证专项执法检查。
执法人员对福建铁观音、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6大类100多种茶叶进行了检查,发现这3家大型茶庄经销的大多数盒装和散装茶叶都有QS认证标志以及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但是同时也发现正在销售的宁夏伊斯兰金马食疗食养研究所、银川市雅丽茶叶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1月20日生产的决明子茶、福建省宁德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茉莉花茶叶没有QS认证标志。执法人员当场将正在销售的80多袋决明子茶和30多袋茉莉花茶叶全部作了下架处理。
(链接)商家开价因人而定
看起来差不多的茶叶,在一家茶店要价300元,而在另一茶店可能要价500多元。茶叶的价格究竟是根据什么定的?为什么在一般人看来品位相差不多的茶叶价格却相差悬殊呢?
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建泉州部分茶叶店,发现茶叶的价格差异非常大,即使是同一包茶叶,不同的经营者的品评也不一样,开出的价格自然也不相同。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茶叶价格都是经营者说了算,因为茶叶售价没有明确的标准。茶叶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茶叶的生长环境,到采摘的天气、制作的工艺等,每一道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它的质量。但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全部从外表分辨得清楚,再加上茶的品种繁多,有时就连茶商也很难鉴别,更不用说消费者了。而且,目前茶叶市场价格放开,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由生产者、经营者根据市场走势而定,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品质接近,价格悬殊”的情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茶叶经营者通常在开价时会因人而定:样子像有钱人的自然就开高价,如果一看就是想买便宜茶叶的,就会推销一些价格便宜的低档茶。老板还会察言观色,估计顾客对价格的承受能力。 记者对消费者的随机采访中,多数人不是真正懂得茶叶,对茶叶价格心里没底。(文/张巧珍、郝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