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县茶叶产业发展回眸

作者:范小青、洪文玲 来自:千岛湖新闻网 时间:2007-03-20
分享到:

    阳春三月,春芽吐绿,美丽的千岛湖即将迎来首届千岛玉叶名茶节会暨2007千岛湖“国际茶旅”高峰论坛的开幕。这次活动由淳安县政府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香港阳光卫视共同举办,是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打响“千岛玉叶”茶叶品牌,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进一步融合,推进我县茶业经济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淳安是浙江名茶之乡,是杭州茶的主产区,全县茶园面积居浙江省第二,茶叶总产值居全省第三。我县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在杭州积极倡导“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大背景下,淳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适时提出了“杭为茶都、淳为茶乡”的口号,积极推广名茶生产实用技术,加快发展无性系早生良种茶,加速传统老茶园改造,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花园认证,大力实施茶叶加工厂的无公害改造,茶园档次、茶厂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5万亩,其中,无性系早生良种茶4.8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茶园9万亩。2006年全县产茶3320吨,产值达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茶叶已成为我县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富民产业,前景广阔,生机无限。

  我们期盼我县的茶叶产业能拥有一个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预祝本次名茶节会取得圆满成功!

(一)

  湖因茶而秀,茶因湖而兴……

  我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面积4427平方公里,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7.4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茶叶是我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全县实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的优势产业,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传统产业,其重要性列在四大支柱产业之首。

  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我县具备着独特的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湖中千岛皆绿色,云雾深处产名茶”,该诗句就形象地描绘了我县茶产业发展所处的独特环境。同时,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该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县茶产业的发展。

  优越的生态环境

  淳安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空气和水质持续保持在国家一级和I类标准,千岛湖森林覆盖率达9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绿视率近100%;千岛湖库容量达178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4米,平均含沙量立方米仅0.007千克,透明度达9米以上,不经任何处理可直接饮用,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淳安中间一湖,四面环山,山峦叠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80万亩千岛湖水体及其调温效应,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独特的湖区小气候,非常适宜茶叶生产,使得淳安茶叶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可谓是,茶由湖而兴,湖因茶而更秀,茶湖合一,相得益彰。

  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即产茶,盛于唐朝,兴于宋朝,清朝时大量出口。淳安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的“鸠坑种”的原产地,所产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等,历代典籍均有“睦州之鸠坑茶”的记载。文人墨客也为淳安茶叶留下了不少的佳作,如宋代诗人范仲淹在他的《鸠坑茶诗》中赞道:“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著名书法家郭仲选留下了“三月嘉禾起,品茗有鸠坑”的墨宝。上千年来积淀形成的茶文化底蕴,激发勤劳智慧的全县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和研制种茶制茶的新技术、新工艺,逐渐研制开发出“千岛玉叶”扁形茶、“千岛玉叶”针形茶、“千岛玉叶”条形茶等千岛玉叶系列名牌精品,并先后荣获中国首届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等30多个奖项。

  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大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进行重点扶持。计划到2010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优高茶园12万亩,实现茶叶生产量4360吨,生产产值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250元;同时大力推进茶产业、茶经济、茶旅游和谐发展,实现茶叶产业链总产值10亿元,尽早踏进全省茶叶强县行列。

(二)

  随着茶叶市场的进一步放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生态、绿色茶饮成为一种世界趋势,这为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然机遇面前同时也存在挑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敢于迎接挑战,注重抓住机遇,我县茶叶产业在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完善市场、创立品牌、增加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茶叶总量、茶类品种、品质上都更上了一个新台阶。看着这一组组数据和齐全的茶类品种,无疑更进一步鼓励了我县茶农发展茶叶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我县发展茶产业的决心。

茶叶总量较大

  我县是浙江名茶之乡,是杭州茶的主产区,全县茶园面积居浙江省第二,茶叶总产值居全省第三。全县共有30乡镇669个村7.8万户产茶,受益农业人口25.1万人,占农业总户数和农业总人口的65.1%。现有茶园总面积14.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0万亩,2006年全县各类茶叶总产量3320吨,产值达3.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其中以千岛玉叶为主的名优茶产量2590吨,产值3.36亿元。

  茶类品种齐全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人民积极适应市场形势,开始创制名茶生产之路。现在已形成了一个多茶类的茶叶生产格局。我县的茶叶以“千岛玉叶”龙井茶为主,还有“千岛玉叶”银针茶、“千岛玉叶”毛峰茶等,满足了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同时,我县也是著名出口绿茶“遂绿”的主产区,“遂绿”茶曾风靡海外,名臊一时。

  天然品质优良

  “好山好水出好茶,名山名水产名茶”。千岛湖茶具有“芽叶肥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耐泡”的特定品质,倍受消费者欢迎。千岛玉叶的特点是条直扁平,挺似玉叶;芽壮显毫,翠绿嫩黄;香气清高,隽永持久;滋味醇厚,鲜爽耐泡;汤色明亮,厚实匀齐。茶界泰斗庄晚芳教授在品尝千岛玉叶后,为其作诗云:“玉叶玉叶,纯净瑰丽。鲜香悠悠,醇和气味。产在千岛,品质优异。清茶一杯,无比敬意。中外闻名,赠客尤宜”。

  当然,虽然近几年来我县茶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也仍然存在茶叶生产基础薄弱,生产技术应用到位率不高,茶叶品牌不够响亮,茶叶龙头企业缺乏,茶经济与茶旅游连接不够紧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加以克服和解决,这就期待着全国各地各路茶界精英为我县茶产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茶叶应抓好结构调整,老品种需要改造和更新,新品种需探索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茶种。

  近年来,在杭州积极倡导“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大背景下,县委、县政府立足发挥优势、错位发展,适时提出了“杭为茶都、淳为茶乡”的口号,积极推广名茶生产实用技术,加快发展无性系早生良种茶,加速传统老茶园改造,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花园认证,大力实施茶叶加工厂的无公害改造,茶园档次、茶厂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同时,在我县茶产业品牌日益打响下,我县还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开拓市场,通过各种展览会、洽谈会、茶叶经济年会,打造茶叶品牌,扩大我县茶叶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了我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品牌日益响亮

  近年来,我县通过颁布实施《无公害千岛湖茶系列标准》;实施千岛玉叶原产地标记注册,出台“千岛玉叶商标与质量管理办法”;成立千岛玉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加强生产过程与市场的监管,严格茶叶产品质量;开展一系列的媒体宣传,参加名茶展销展示等活动,2005我县成功地举办了全国茶叶经济年会,有效地提高了千岛湖茶的知名度。尤其是作为主导的“千岛玉叶”茶,生产规模较大,市场信誉度好,先后荣获中国首界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30多项。千岛湖茶叶在西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地都有一定的定知名度。2004年淳安县还通过了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的认定。全县通过无公害茶认证的茶园面积达9万亩,通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园2420亩。

  科技应用普及

  科技应用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制订实施《千岛玉叶茶生产技术规程》、《千岛湖银针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举办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举行一系列的炒制大赛等手段。无性系良种、茶园优高栽培、名茶标准采摘、组合式生产加工、名茶全程机制等技术得到迅速推广。至今,全县已推广乌牛早、早逢春、迎霜、龙井43、安吉白茶等茶树良种23个,建成以淳安县茶叶良种场为核心、重点育苗村为补充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全县累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5万亩。全县拥有各类名茶锅4.6万只,名茶加工机械11053台,名茶的机械化加工率达80%。实施茶厂优化改造80余座。

  营销体系完善

  我县于1998年就建起了全省领先的茶叶产地市场,2.2万平方米的千岛湖茶叶市场已成为浙西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茶叶集散中心,2006年茶叶交易量达2100.1吨,交易额2.5亿元,并先后荣获了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市级绿色市场等荣誉称号。同时,全县产地乡镇共建立茶叶市场34个,为当地茶叶流通提供服务;培育了900余个市场营销大户,与国内市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茶叶经销企业26家,其中精制厂8家,名茶流通企业18家。其中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精制厂有4家,年加工销售量13000余吨。全县形成了以千岛湖茶叶市场为中心、乡镇茶叶市场为基础、营销大户为依托、加工营销企业为补充的市场营销体系。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