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中国茶都”打造全国一流茶叶交易市场
福建省安溪“中国茶都”---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于2000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7年来,市场从起步到繁荣、从功能相对单一到配套齐全、从简单管理到相对规范、系统管理,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的大型专业茶叶批发市场,在促进茶叶流通、促进安溪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业界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于2000年动工兴建,同年底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随着二期、三期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市场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有1800间(套)商住两用店铺,两个茶叶交易大厅,3000多个交易摊位。还建设茶都客运站、茶都酒店、茶文化博览馆等配套设施。设立茶文化研究中心,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网站、安全监控系统、电子收费网络、办公现代化系统。
市场于2001年10月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市场,农产品信息采集点。2003年以来,连续评为福建省农牧业龙头企业。2004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茶市”,福建工商局共建规范市场先进单位,2006年商业部认定“双百市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农业旅游示范单位,2006年市场交易茶叶13000多吨,交易额11.2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几年来,市场环境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逐步繁荣,增强服务了功能,促进安溪茶业经贸发展。
环境设施配套。在逐年扩大市场主体建设的同时,依托市场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完善市场区域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霓虹夜景、建设停车场、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工程。高标准的区域消防配套,不断优化交易场地环境。
区域安全监控系统配套。在前期简易监控基础上,2005年增设交易大厅闭路监控系统。2006年在市场区域增设65个监控点、高速摄像机、备用电源。总投资100多万元,布设监控点近百个,可全天候实施监控,覆盖率达95%,视频监控信息可保持15天以上,能支持自动报警及现场指挥处理突发事件。
信息网络配套。茶都信息网络配套于2001年6月投入20多万元,建设一楼电子大屏幕,门户网站。网站主要以茶都简介、茶都经贸、茶文化、茶科技、茶业盛事栏目为主。网站2001年12月被农业部指定为“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2002年又投入60多万元,完成二楼电子大屏幕系统及商务网站场地装修。增加茶都新闻、茶叶科技以及以茶叶流通信息、茶叶价格走向栏目。从原来功能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作用日益显现。2006年又投入近200万元进行网络升级,市场公平称、电子传真、交易数字联网、办公现代化,工程项目实施后,通过上网触摸屏随时可以查阅市场行情及有关情况。
质量检测配套。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购置高精度的检测设施,提高茶叶质量检测能力。抓好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茶叶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对农残超标严禁进入市场交易。茶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同时也是福建省乌龙茶质量监控中心。
茶文化设施配套。几年来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用于茶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建设3万多平方米茶都文化广场,制茶工艺石雕文化柱,800多吨花岗岩大茶壶,5000多平方米的茶文化博览馆,配套了品茗厅、茶艺表演厅、多功能大厅,1400米沿湖茶诗长廊,3万多平方米的茶都公园,年接待参观、考察旅游者3万多人次,六年接待20多万人次。
中国茶都搭建一个良好的茶叶交易平台,2001年市场茶叶交易量0.38万吨、交易额2.8亿元,到2006年市场交茶叶易量1.3万吨,交易额11.2亿元,实现每三年翻一番。进市场交易的普通茶叶交易价由每公斤35.8元到2006年每公斤75.6元。全县茶园面积从3万多亩发展到5万亩,产量从2.5万吨到5万吨,涉茶产值从不到20亿到50亿元。茶业兴百业旺,市场为茶农每年增收近2亿元,增加就业6000多人,带动行业发展增加就业15000多人。茶业兴、百业旺,使安溪的县域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