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松阳茶产业凸现六大特点
2007年松阳全县茶园总面积8.97万亩,其中投产面积6.9万亩,全年茶叶产量5880吨,产值3.12亿元,茶叶产销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早茶优势有所弱化。今年,“乌牛早”茶树品种于2月15日开始采摘新茶,接近常年开采时间。但由于今年春节时间较迟,早茶消费疲软,使今年早茶上市价(450元/公斤左右)比往年下降150元/公斤左右,早茶优势有所弱化。
二是优质成为优价的关键。由于良种茶园面积进一步扩大,以及茶农的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名优茶质量普遍较高。质量稳定的名优茶价格坚挺,今年春茶平均单价达85.9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夏秋茶平均单价达36.23元/公斤,比去年同期(34.12元/公斤)略有上升。
三是名优茶机制已成为主流。今年名优茶加工机械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机制名茶加工工艺更加规范,机制名茶质量有所提高。春茶机制名优茶产量达到2150吨,产值1.788亿元,分别占名优茶产量的94.7%和91.7%;夏秋茶全部实现机械加工。
四是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日趋明显。采工紧张矛盾仍呈进一步加剧趋势,采工成本比往年有所上涨。据统计,春茶期间名茶茶青采摘成本比上年增加2元/公斤左右,香茶茶青采摘成本也比上年增加了0.5—0.8元/公斤;夏秋茶期间名茶茶青采摘成本比上年增加1.5元/公斤左右,香茶茶青采摘成本也比上年增加了0.4—0.6元/公斤。
五是茶厂优化改造工作稳步推进。今年茶厂优化改造工作势头进一步看好,已有20余家茶叶加工厂完成了优化改造,9家企业新通过QS认证。
六是茶叶产销两旺。松阳名优茶种类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来松阳采购茶叶。浙南茶叶市场全年交易量达2.01万吨,交易额5.55亿元,市场交易持续增加。全县重点产茶区域的9个主要茶青交易市场茶青交易量近19100吨,交易额达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