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茶专家为长兴县茶叶发展“支招”

作者: 来自:长兴县政府网 时间:2007-11-03
分享到:

    在日前召开的县委会议上,安吉县三官东坞林茶场总经理、白茶协会常务理事潘元清被作为“客人”请到会场,分析我县茶叶发展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他的讲话得到领导的肯定,也为我县茶叶发展提供了参考。

  潘元清说,长兴县是唐代贡茶主要产地,长兴农业部门为再现紫笋茶辉煌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因此具有许多现实优势。

  他认为,首先是,全县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比较重视,出台了很多政策;其次是茶文化底蕴深厚,贡茶院的落成也给长兴发展名优茶带来机遇;再次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产地的地理优势明显;另外良好的环境与优质的原料,长兴山区生态保护较好,长兴周坞山等地引种的品种白叶一号生产的青叶原料就是做名优茶很好的基础原料;长兴茶农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茶农们都已从茶叶中尝到了“甜头”。

  对于我县茶叶发展存在的问题,潘元清也有独特的看法。他说,长兴茶叶以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够;标准化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长兴茶农对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等思想认识不足,茶树品种老化。

  潘元清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公共“品牌”创建意识不足,上下未统一共识。他说,长兴有珍贵的千年历史品牌“顾渚紫笋”、“罗?茶”,应搞一个新产品的无缝对接,不应让企业自创“长兴白茶”,还有“和平白茶”等小品牌,浙江带有“白茶”命名的茶名已有十个以上,全国已有几十个,如“江西白茶”等。“和平白茶”在当今“品牌”决定生死的市场浪潮中路能走多远,而“紫笋”茶千年品牌只有一个。

  就如何再现长兴昔日贡茶辉煌,潘元清也提出了建议。他说,要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挖陆羽《茶经》,搞好“紫笋新品”文化与产品的无缝对接,利用贡茶院落成,推出“紫笋新品”公共品牌;要充分发挥茶叶协会职能,重点扶持培育茶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加强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此外,还要更新茶树品种,加快申报绿色食品等认证工作步伐,使紫笋名茶再现辉煌。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