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保护:普洱带来的反思
昨天下午举行的云南茶友茶商座谈会是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在昆明的最后一项内容,西部行考察交流活动结束。
在昆明市区,十六个茶叶批发市场,昭示着这座城市茶产业的发达,普洱、铁观音遍地开花。“从开拓市场到规范市场,从品牌建设到品牌保护,这是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此次考察交流团团长、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水潮先生说。
普洱的冷热启示录
昆明的不少茶商对安溪铁观音市场,都有一种理解:这下半年,铁观音卖得要比任何时候都好。这多少让人感觉有点此消彼长的味道。
在其背后,是普洱茶从今年开春之后,价格一路猛涨,特别是3月、4月份不论是交易量还是价格都达到了顶峰。
“就像一个气球,吹得太大了就肯定会爆的。”在金实茶城,云南人代小姐拿出一饼2004年的普洱茶告诉记者,若在年初,这种茶一件要卖到将近3万,但现在1万元都卖不出去。她回忆,在普洱茶大肆炒作的时候,茶厂确实是赚了不少钱,那时听说有茶要出,店里早早就会有很多人来等着买茶,基本上货都不用积存到第二天。
走访昆明的三个茶叶市场,几乎每家茶店都堆积着普洱茶。但这几个月,大部分普洱茶店的生意都较清淡,会买的都是喝茶的人了。
近阶段云南媒体,关注普洱茶时用得最多的字眼,莫过于“反思”。
安溪铁观音要规范市场
今年的中秋节,送铁观音成了不少云南人送礼的新选。茶商林亚敏告诉记者,在云南经营茶叶六年来,第一次出现安溪铁观音替代普洱当中秋礼物。
但摆在许多茶商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安溪铁观音在云南的价格一直很平稳,销售量却没办法上去。
陈水潮在分析时认为,“安溪铁观音”是个地理标志证明的商标,但在市场上冒充品牌或质值不合的现象,会对安溪铁观音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的影响。安溪铁观音已经走过了打造品牌和开拓市场的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和市场规范。
他呼吁,安溪铁观音的经营商要诚信规范经营,保证向消费者提供品种明确、质价相符的茶产品,特别是包装标识要清楚,严禁使用“观音王”、“金奖铁观音”、“极品”、“茶王”等模糊概念的包装,坚决抵制包装与实品不符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