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茶之乡"郎溪县多措并举做活茶文章
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通过建立茶园生产管理规程、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健全茶制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大投入品管理和茶叶生产环境整治,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4万亩,实现亩产值1680元,高于非示范区54.8%。狠抓茶叶安全用药监测,茶园示范区送样检测农药残留全部降到欧盟规定农药残留标准以下,其他卫生指标也均符合出口要求。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茶树安全用药示范县,被省确定为全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省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二是打造地方名优特色工程。利用各类媒体以及组织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邀请外地客商来郎考察等,加大名优茶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全力抢占苏浙沪等大中城市市场。通过订单合同等形式,促使本县茶叶基地与外地企业建立商贸关系,形成稳定的产销渠道。目前,该县大宗茶叶以及各种档次的出口茶在国内市场已享有一定盛誉,并通过上海口岸、安徽口岸远销到亚、非、拉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开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逐步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专一化程度。在茶区建立专业防治服务队,通过统一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收费,推进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得使用,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大力推广茶树优良品种,通过引进、发展国家级良种茶种植,逐步优化品种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茶叶保鲜技术和保鲜机械已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大会和安徽科技大会科技进步奖表彰,"连续往复式茶叶理条机"获国家专利。 四是加快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兴办各类茶叶龙头企业13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2家。全国最大的茶厂宣郎广茶业总公司拥有高级连片绿茶2.47万亩,25座茶叶初制厂,2座红碎茶厂,年产干茶3000余吨。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该县逐步成为苏浙皖沪三省一市茶叶精制加工中心和中国绿茶主要出口基地,年出口各类精制绿茶3万余吨。
五是培育发展茶叶生产大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规定凡当年被确定为茶叶"星火工程"示范户,县信用联社将给予2万元以内的利息优惠贷款扶持,并确定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联系指导生产。年终组织开展全县茶叶创业带头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茶叶创业带头人给予一定奖励。
六是强力推进茶叶特色镇村建设。大力推进以优质、高效、新型、规模为主的茶叶特色镇村建设,重点支持5个特色乡镇和20个专业村建设。目前,5个特色乡镇拥有茶园面积近6万亩,集中了全县85%以上的茶叶企业和大户,农民收入60%以上来自茶叶,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七是加强茶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境外茶叶客商5家,吸纳资金近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台湾源友股份有限公司分期投资1000万美元实施的茶叶深加工、种苗配置、观光生态农场建设等项目。同时,积极规划在自然景观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姚村乡建设集茶叶品茗与观赏、休闲于观光、茶艺与娱乐为一体的茶叶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