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13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探讨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

作者: 来自:中国科协网 时间:2007-10-12
分享到:

    近日,中国科协第13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杭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杭州市佛教协会、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画报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的21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沙龙。

  本期沙龙以“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为主题,与会学者、专家踊跃发言,发表个人观点,并开展了热烈友好的辩论。沙龙重点围绕茶学科的分类与发展、茶叶科学研究短期功利性与长远发展的矛盾,茶学研究的学科交叉与食品科学研究的结合,加强深加工研究、新产品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名优茶与产业发展研究;后基因组时代,对茶叶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思考,“绿色”植保措施的应用;茶医药的研究方向,科学饮茶普及;茶文化的范畴、概念、茶道的起源、茶文化的属性与研究方法、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禅茶一味”,以及茶文化科学的滥用与缺失;普洱茶的标准、定义、“越陈越香”、“能喝的古董”与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推动我国茶叶科学的研究和茶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种茶与饮茶历史之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之丰富、种植区域与面积之广阔、饮茶人数之众,堪称世界之最,世界公认。近几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所谓“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茶渐入小康的中国人喝茶品茗之中,加大了审美文化的含量,提升了茶文化的品位。茶叶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茶叶经济的发展。茶叶科学不仅包含从种植到采收的种植业,还包括初制和精制的加工、茶叶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贸易业及引导消费的文化艺术业等,其范围之广已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茶叶学会承办。领衔专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杨亚军研究员。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等报刊的记者参加了沙龙活动并对沙龙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