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拯救福建茉莉花茶?

作者:张德力 来自:农民日报 时间:2006-09-22
分享到:

    茉莉花茶一直是福建人的骄傲。福建茉莉花茶既有茶香,又兼花香,自然与人工相得益彰。1987年以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省、部及全国花茶评比会上,福建茉莉花茶有20多个品种获奖30余次。

  然而,今天提起茉莉花茶,在几分自豪之外,当地也多了一分尴尬———福建茉莉花茶在辉煌之后已持续下滑,正向历史低谷走去……

  从高峰跌入低谷

  福建是茉莉花茶的发祥地。闽东的“天山茉莉银毫”、寿宁的“福寿银毫”、福州的“闽毫茉莉花茶”、“罗星塔”茉莉闽毫等都是全国知名的花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茉莉花茶全省年产量约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60%-70%,许多地方买福建茉莉花茶还要批条子。由于福建茉莉花好,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大量茶叶送到该省窨制,仅福州茶厂每年就替外省窨茶数万担。

  由于福建茉莉花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抓紧茉莉花基地建设,1994年广西茉莉花产量首超福建。而此时,福建省花价持续走低,许多花农被迫砍掉茉莉花树;加之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土地成片开发浪潮,大量茉莉花园被毁,福州地区的种植量从7万多亩降至现在不到2万亩。花少了花茶产量也随之下降,福建茉莉花茶从高峰跌入低谷,现在年产量只占全国17%左右。

  由于花产量下降,福建省花价逐步攀升,许多厂家将茶坯运到他乡窨花,成本大增。与此同时,西南一些地区窨花则形成产业化,横县7.5万亩茉莉花基地,窨花企业100多家,年收入4亿元。面对易花他乡,福建许多吃“花茶饭”的人感叹不已。

  市场独钟“福建花茶”

  尽管如此,福建茉莉花茶仍旧备受花茶市场青睐。

  由于福建特殊的土壤、气候,所产茉莉花有蜜味醇香,且富含营养成分,北方常喝茉莉花茶者认准的就是福建茉莉花茶。北京吴裕泰、张一元等老字号茶叶企业都选择福建茉莉花窨茶,还在闽建立基地。这两家公司每年销售的福建茉莉花茶分别在2亿元以上,其中吴裕泰占据北京茉莉花茶市场60%以上份额。

  然而,正因为福建花好,一些不法茶商将在别处窨制的茉莉花茶运到福州,重新发运,冒充福建茉莉花茶。业内人士说,全国至少有一半是冒充福建茉莉花茶。因此,打假和申请原产地保护势在必行。

  拯救百年品牌

  福州过去曾有400多家花茶厂,如今只剩10多家。经过20年的努力经营,福州春伦茶业有限公司已成为福建花茶生产大户。董事长傅天龙说:“茉莉花茶1公斤120元左右,是百姓茶,市场好。”他动情地说:“福建茉莉花茶这个响当当的百年老品牌如果葬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长期从事茉莉花茶研究的省茶叶协会秘书长陈金水呼吁:“当务之急就是要禁止乱占、乱毁茉莉园地;政府要采取补贴等奖励措施鼓励花农的生产积极性。”

  茶界泰斗张天福说:“福建茉莉花茶今日现状令人伤心,要尽快补救。茉莉花树不择田地、山坡,见效快,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福建省茶叶学会其他专家还提出,要创造和推广茉莉花茶文化,改变泡饮方式,争取高端消费者。

  笔者在闽东、闽北、福州等地采访时,许多花农、茶老板们都深深眷恋福建茉莉花茶当年的辉煌。笔者了解到,近几年政和县在茉莉花生产上获得长足发展,但全省发展很不平衡。福州市一些地方还出现“花霸”控制茉莉花市,压等压价,盘剥花农利益,影响发展。人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打击“花霸”,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品牌、保护茉莉花园,调动花农与茶企生产积极性。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