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谁来为茶叶市场把关?
作者:柴婧 来自:洛阳晚报 时间:2006-08-14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我市在茶叶市场监管方面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还没有作出针对茶叶的具体规定。
去小饭店吃饭,大多数消费者都为图个方便,他们注重的是饭菜的质量,对茶水甚少关心,加之是免费茶水,就更没人较真了。执法部门在饭馆检查时,也只检查主要成品及原材料,免费茶水往往在视线之外。这种消费和管理的双重盲点,使提供这种免费茶水的商家长期以来肆无忌惮,安然无恙。
买茶叶碰到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时,即使买到的是没有等级、产地不明的茶叶,如果消费者不能据理力争或商贩强词夺理不认账,消费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茶叶,我们是应该较真的。因为“免费茶水”中的劣质茶“难以达到卫生标准”,有些茶叶里喷洒的香精“对身体健康不利”,一些小饭店的泡制方法也是隐患重重,用专家的话说“喝这种免费的茶水还不如喝白开水”。商家的这种免费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施舍,它只是我们消费时获得的附赠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有权要求它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买茶叶,花了大价钱买了次品茶,买得不顺喝得憋屈,我们的消费权益谁来维护?
我们呼吁有关执法部门关注一下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不要让盲点成为藏污纳垢的死角,为普通百姓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