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关注:市场未动 商标先行

作者:秉恒 来自:《茶周刊》 时间:2006-07-24
分享到:

    近日,由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黄山市工商局组成的联合打假小组,在安徽黄山查获了一出口湘茶品牌“沙漠之舟”的制假窝点,当场封存假冒茶叶1900多箱,并牵出国外不法商贩。湖南省的这宗出口产品打假案虽已告破,但引发的思考却在继续。

    多年来,我国的茶叶多以散茶出口到国外,茶叶的附加值难以提高,出口创汇的能力有限。国内有远见的茶企认识到这一点后,开始携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培养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湖南省在出口茶品牌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去年该省的怡清源茶业公司就在英国开设专卖店,主打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这次在安徽破获国外不法商贩制作假冒湘茶品牌“沙漠之舟”案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湖南省不仅重视在国外推广自主品牌,而且不放松对品牌的保护。如何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保护自主品牌这是一个值得广大茶企关注的问题。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一些知名茶叶品牌逐步扩大影响力,甚至超越国界,成为国际品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茶企必须强化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给国外搞假冒伪劣的商家以可乘之机,更重要的是要谨防进口国企业恶意抢注我国名茶商标的事件发生。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类似的事件并不鲜见,教训深刻。2004年,准备强力进军欧洲市场的海信,吃惊地发现商标被国际竞争对手抢注(该商标与海信在中国使用的英文商标只有第三个字母的大小写之分);要花钱购买,对手却开出几千万欧元的天价。无奈之下的海信集团宣布:在欧洲启动全新的备用商标。不过,因为图文依然与被抢注的商标类似,对手仍然不依不饶地表示,海信在侵犯自己的权利。当时,痛定思痛后的海信告诫国内同行:发展国际市场,要“市场未动,商标先行”。

    假冒湘茶品牌“沙漠之舟”事件、海信商标被抢注事件都在提醒国内茶企: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要防患于未然,利用各国的法律法规对自主品牌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另外,还要充分把握出口国的市场环境、法规、语言等,一旦权益受到侵害时,便于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损失,保护自己。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