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休闲产业聚首晋江共谋未来发展

作者:肖伦添 来自:新华网福建频道 时间:2006-07-23
分享到:

    新华网福州7月21日电(记者肖伦添)中国两大休闲产业--休闲茄克和安溪铁观音茶,所在地的政府官员和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目前聚首福建晋江,共同谋求未来的发展。21日至22日,“茄克风·观音韵”休闲文化节在晋江举行。

   晋江市委副书记、晋江市长杨益民说,晋江人素以“爱拼会赢”获国人赞誉,休闲则是拼搏精神的升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生活状态的反映。休闲与拼搏并不相悖,晋江提倡的是积极的休闲,是懂得创业、又懂得生活,而非懒散、惰性;是有理性的拼搏,有长远计划的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需要。   

   福建晋江作为中国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男式休闲装是其服装产业的招牌式品类。目前,晋江的茄克品牌制造商有1000多家,年销售额200亿人民币以上,年平均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左右。   

   据著名的英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TNS(TaylorNelsonSofres)的最新年度报告:2005年,晋江市自主品牌茄克产量为6700万件,占中国城镇市场销量的41.61%,加上贴牌生产出口的8500万件,2005年晋江的茄克产量为1.52亿件,占全球茄克总销量的12.11%;在全球的城镇市场中,晋江茄克的销售比例达20.49%。   

   也就是说,中国城镇市场每100个成年男性身穿的茄克中,有41件产自晋江。而在全球,每100个成年男性所穿茄克中,有12件产自中国晋江;全球的城镇市场中每100件茄克约有21件来自晋江。   

   晋江现已汇集了劲霸、七匹狼、利郞、九牧王、柒牌、帝牌、拼牌等众多中国知名男式茄克品牌,国际名牌的贴牌生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晋江在茄克产业的发展方面已越来越具有集群产业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安溪县产茶的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据安溪县副县长宋丽珍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茶叶发展更为迅速。目前,茶叶已成为该县最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全县茶园面积40万亩,约占全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的30%;2005年茶叶产量4.2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40%。全县107万人口,有70多万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业,茶叶在安溪的年交易额超过45亿元。茶叶成为该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安溪农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茶叶收入占2600多元。   

   与此同时,安溪人在福建省内各城市和广东、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各大城市开设的茶店、茶庄多达3万多家,茶叶营销人员近20万人。这些茶店从店名、装饰到从业人员的衣着,都充满安溪文化特色,其经营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在茶叶消费大国俄罗斯,出现了圣彼得堡安溪茶叶一条街,铁观音正成为俄罗斯人的新宠商品。   

   安溪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包装印刷、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餐饮旅馆、房地产业、茶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   

   在21日举办的休闲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和官员均好这两大休闲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为其支招。1998年晋江开始实施“品牌立市”,近年来共花了8000多万元重奖创品牌企业。目前许多企业都已意识到了要在提高品牌附加值和文化内涵上多下功夫,如劲霸以“每一款茄克都有一处独创设计”的承诺横空出世,七匹狼以“相信自己、相信伙伴”的狼文化来张扬茄克的阳刚之美,利郞推出了“简约不简单”的品牌推广理念等等。可以说,晋江的服装产业正在实现由制造商到创造商的角色转变。而“国际茄克城”也在晋江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 

   对于铁观音,安溪县提出今后将着眼于增强整体竞争优势,全面提升茶业发展水平。一是用工业化思维抓茶产业的提高,对茶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项目化运作、科学化服务;二是用生态化思维抓茶叶生产,准备建设20万亩生态茶园,深化“绿色茶都”创建活动;三是用品牌化思维抓市场。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