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副市长蔡梅生:争做中国顶级白茶
记者:这一次来北京带来什么牌,准备怎么出?
蔡梅生:我们在绿茶上没有竞争优势,但是福鼎却独有超过100年栽培和加工历史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的保健功能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众多名优茶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因此,我们福鼎发展茶叶的出路就在大白茶上。这次我们来到北京开展的所有活动也都是围绕福鼎大白茶这一内核进行的。
我们这次在北京只有3天时间,4月27日,参加了“第三届老舍茶馆茶文化节暨‘五环茶迎奥运’”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福鼎大白茶汤色被正式认定为“五环茶迎奥运”的底色。今天(28日),我们办了“福鼎大白茶进京献劳模”活动和“福鼎大白茶发展论坛”,日程安排的很紧,但是收获也很多。
其实,在这之前的4月13日,我们还到上海做了推广活动。安排这些活动,就是要通过宣传,让大家清楚,我们的福鼎大白茶并不是像安吉白茶、宁波白茶一样的白叶茶,而是名副其实的白茶。我们的“福鼎大白茶”已经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证明商标,是一个公共商标,受到原产地保护,福鼎市也于去年荣获了“中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市”称号,因此产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些好的产品推介给消费者。
记者:为什么要把福鼎大白茶注册成一个公共商标,这跟您说的福鼎大白茶的市场推广有什么联系?
蔡梅生:在现在茶叶市场群雄逐鹿的态势下,我们福鼎人可以做也只能做的文章就是白茶。
我们现在生产的大白茶90%以上是清明茶,品质都非常好,但是我们没有运作好,难道是它命不好?市场的竞争往往就是品牌的竞争,但是我们一家两家企业的实力还是相当有限的,联合起来让企业品牌跟公共品牌双轨并进,力量就会汇集起来,形成白茶产业前进的强大势力。
因此,这也是我们福鼎大白茶品牌的一次大整合,政府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导和规范作用,监督使用这个品牌的企业保护好它。
记者:您刚才用产业来描述福鼎大白茶,那么这条产业链上各要素是怎样分布的?发展大白茶产业跟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有没有一些想法?
蔡梅生:从产值上看,目前还是以茶叶种植、加工(制茶)占主导,深加工方面现在有一家生产奶茶的,就要投产了,其他方面坦率地说都不是很发达。
说到新农村建设,发展福鼎大白茶产业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现在福鼎农民收入中大约有1/3是来自茶叶的,基本上家家户户又都有茶。茶叶几乎关系到我们福鼎的所有农民。如果现在我们1斤茶菁能增加1块钱,现在的产量是5万吨,那么总额就是1亿多,我们有茶农40万人,平均下来就可以增收两三百块钱,这就相当可观了。如果花一些钱用来宣传福鼎大白茶,打开它的销路,获得这样的增长,我们政府工作人员也会有成就感的。
我们的财政收入不多,只有3亿多,对茶业在资金上的支持也不可能太多,但我们是农业市,所以总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