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科学改造老茶园 生产优质铁观音

作者:徐建竹 来自:泉州晚报 时间:2006-12-06
分享到:

    最近,有不少茶农致电本报,说他们老的铁观音茶园产量低,制作出的铁观音质量不高,询问如何科学地改造老的茶园。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成功改造茗山老茶园的陈文山董事长,以供茶农参考。

  2001年,陈文山承包了安溪祥华下洋茶场,创建茗山茶叶示范基地。这是一个有30年场龄的老茶场,曾经培养出一大批制茶能手和买茶茶业户。辉煌时期已过,留下的是几百亩的老龄茶树。承包头两年,由于没有经验、急功近利,按原始的方式管理茶园,做出来的茶成本大于售价。后来,通过改造老茶园,终于生产出优质的铁观音。

  老茶树已有30多年树龄,茶树严重老化,枯枝多、育芽率低,相当一部分茶树品种严重不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板结,重金属含量超标。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对茶园进行分类、分批改造。

  推倒重建

  针对茶树品种严重不纯,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茶树根茎已“走”到茶园边沿的现状,改造的办法是:先连根挖掉老茶树,三畦或二畦改拼一畦,把旧土层翻,新土翻上,隔置半年,让阳光把土壤晒白,然后拉沟施入有机肥料,采用40cm、40cm、50cm(株、行、沟距)的密植种植法(每亩2000穴,种6000株),种植品种纯正的红芽铁观音,并引进茶树良种金观音进行种植,安装以色列微滴灌节水灌溉系统,肥与水同时通过导管浇灌浸透到土壤中。茶树有水分,生长加快,春季种植的铁观音,秋季即开采制作,品质极佳。

  切割改园

  针对品种纯,但茶树严重老化,枯枝多,芽叶稀少,茶园地表土浅薄,茶根裸露严重的状况,改造的办法是:春茶采摘后,在离地面8cm左右把老茶枝切割掉,然后深翻改土,把梯壁内的新土翻出,覆盖于茶树头,加固茶园梯硬,梯壁留有蓄水沟,结合深耕,追施有机肥和磷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造后,当年秋季茶树芽头壮实,叶面宽大肥厚,炒制出来的茶叶如同新枞一般。

  减负加养

  针对茶树品种纯正,质优,树冠长势虽然茂密,但育芽力低,芽头细小,“看似有茶采无茶”的状况,从三方面入手改造:一、除去无效枝条。立春前,把茶树中衰老的枝条、鸡爪枝、结节枝等无效枝条一律切除,然后剪去树冠面10cm深枝叶及茶树前后边沿茂密枝叶,减少茶树营养供给的负担,增加茶树间的采光及通风透气;二、深耕改土,切断表层旧根系,有利新根生长;三、追施豆饼、鸡粪等有机肥料,为茶树生长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施肥方法一般掌握在春茶前50天左右,春茶后10天左右,暑茶后10天左右,秋茶后10天左右。通过深修重剪,茶树负担减轻,再加以施用饼肥,土壤的肥力得以改善,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能及时供给,炒制出来的铁观音香气足、酸甜感强、叶底肥厚、十分耐泡。

  除了改造外,好茶园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杜绝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几年来,茗山基地除了保护好茶园原来周边生态环境之外,还在茶园周边空地、道路两旁植树3万多株。在茶园的梯壁植草,草种选择平托花生、爬地兰、红根草等,并在一两年的新茶枞行间种植黄豆、花生、油菜等,以作绿肥,使茶树与周边的自然生态和谐统一。陈文山认为,老茶园的改造与管理并不难,只要用科学方法,像对待新茶园一样用心去管理与投入,照样能制出高档茶。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