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6年1-11月茶叶出口情况分析
2006年1-11月,我省茶叶出口金额总计3102.65万美元,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9.96%;出口数量累计1.90万吨,出口数量同比下降9.58%。有出口业绩的企业23家(去年为17家),出口国家和地区为53个(去年为53个)。现将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出口企业相对集中
五家企业出口业绩较好,且彼此差距甚大。今年1-11月,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湖南登凯贸易有限公司、湘潭大洋茶叶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县长春茶厂等五家企业出口累计总额2851.95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2.11%;出口数量1.74万吨,占全省出口数量的91.57%(见附表一)。其中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出口累计总额1547.52万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2.47%,其业绩远远超出省内茶叶企业同行,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创下了“五个第一”,即:经营茶叶商品数量全国第一;茶叶出口创汇全省第一;出口欧盟市场茶叶量全国第一;出口红茶量全国第一;经营边销茶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排名第一。而部分茶叶企业出现震荡调整。如湖南省长沙县长春茶厂降幅明显,出口金额只有80.62万美元,同比下降44.48%;而湘潭大洋茶叶有限公司却呈现较高的增长率,出口金额达188.03万美元,同比增长36.15%。但因其在我省茶叶营销中所占市场份额有限,对我省茶叶出口未能造成太大影响。
附表一: 湖南省2006年1-11月出口前五位的企业情况
金额:万美元 数量:吨
企业名称 |
出口累计总额 |
出口额累计同比 |
出口数量 |
出口数量同比 |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 |
1547.52 |
52.47 |
10705.8 |
23.1 |
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 |
559.58 |
13.99 |
2870.46 |
-3.55 |
湖南登凯贸易有限公司 |
476.18 |
17.83 |
2497.304 |
1.42 |
湘潭大洋茶叶有限公司 |
188.03 |
36.15 |
729.626 |
37.82 |
湖南省长沙县长春茶厂 |
80.62 |
-44.48 |
660.93 |
-47.86 |
合计 |
2851.95 |
|
17464.12 |
|
二、出口茶叶量减价增
我省茶叶出口在以质取胜上努力寻求突破,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与去年相比,出口数量下降9.58%,而出口金额增长9.96%,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君山”、“沙漠之舟”等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大妻女子大学对茯茶的有效成分、保健功能、作用机理、产品安全性等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深入研究,并配套开发了湘益高级茯茶。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尤其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已经掀起了一股“茯茶热”,卖价达12万元/吨,市场前景看好。
三、出口市场变化不大
今年1-11月,我省茶叶出口市场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与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见附表二),我省出口市场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出口总金额2742.7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金额的88.40%,出口数量1.59万吨,占全省出口总数量的83.68%。出口欧洲市场总金额为1638.25万美元,同比增长20.07%,出口非洲市场总金额为696.91万美元,同比增长1.44%,出口亚洲市场总金额为558.65万美元,同比下降3.62%。
附表二: 湖南省2006年1-11月茶叶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地区统计
金额:万美元 数量:吨
序号 |
国别地区名称 |
出口累计总额 |
出口额累计同比 |
出口数量 |
出口数量同比 |
1 |
俄罗斯联邦 |
1144.80 |
26.86 |
5957.029 |
10.18 |
2 |
阿尔及利亚 |
380.01 |
-3.1 |
1614.63 |
-8.56 |
3 |
乌克兰 |
264.61 |
43.96 |
1350.768 |
22.5 |
4 |
斯里兰卡 |
220.73 |
31.61 |
1302.557 |
16.24 |
5 |
毛里塔尼亚 |
199.43 |
-3.36 |
1020.679 |
-6.86 |
6 |
美国 |
184.91 |
3.99 |
1302.182 |
-12.35 |
7 |
波兰 |
127.66 |
-14.84 |
1015.023 |
-31.56 |
8 |
乌兹别克斯坦 |
98.10 |
-47.66 |
1822.255 |
-46.3 |
9 |
摩洛哥 |
72.30 |
147.48 |
331.562 |
96.9 |
10 |
韩国 |
50.06 |
3482.75 |
204.728 |
7825.98 |
合计 |
|
2742.70 |
|
15921.41 |
|
四、茶叶出口品质偏低
与全国1-9月茶叶出口统计情况相比,我省1-9月茶叶出口总金额2509万美元,增幅为11.63%,与全国增幅(11.7%)大体持平。出口茶叶数量第二,但出口总金额排名已从去年的第四位降到第五位。尤其是每吨茶叶平均价格与出口业绩超千万美元的其它七省市相比,排名倒数第一,仅为1569美元/吨,与此项排名第一的云南(3960美元/吨)相比,每吨相差2391美元。(见附表三)
附表三 2006年1-9月出口过千万美元省市情况统计
地区 |
出口总金额
(万美元) |
同比增减% |
出口数量
(吨) |
同比增减% |
平均价格 (美元/吨) |
浙江 |
21922.5 |
11.8 |
127166.2 |
2.5 |
1723 |
福建 |
3472.1 |
5.6 |
12484.5 |
-0.8 |
2781 |
安徽 |
2547.7 |
11.8 |
15775.3 |
-7.5 |
1615 |
广东 |
2538.8 |
4.1 |
8866.2 |
-22.9 |
2863 |
湖南 |
2509.1 |
11.6 |
15987.1 |
-608 |
1569 |
上海 |
1986.5 |
103.1 |
6757.4 |
40.4 |
2939 |
云南 |
1410.0 |
19.9 |
3561.0 |
-17.1 |
3960 |
北京 |
1120.7 |
-20.3 |
4423.5 |
-34.9 |
2533 |
情况表明,我省茶叶出口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通过科技研发、品牌战略和基地建设,全行业的整体实力有了较大增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并在努力向着以质取胜的方向发展。
我省茶叶出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国际主要茶叶市场的占有量低。长期以来,国际茶叶市场净进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俄、英、巴、美、埃,而我省2006年1-11月除对俄罗斯茶叶出口数量(1144.8万美元)较大外,对茶叶需求巨大的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埃及四国的茶叶出口分别为10.5万美元、2.7万美元、184.9万美元、1.6万美元,未能形成出口规模。我国是欧盟绿茶最大的供应国。2005年,我国绿茶出口欧盟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是德国(占欧盟市场的38%)和法国(占欧盟市场的21%),而我省2006年1-11月出口德、法的茶叶总金额分别为1.9万美元和5.7万美元。从中可以看出,我省茶叶在主要国际茶叶市场尚无竞争力可言。二是廉价出口、以量取胜印记明显。与茶叶出口业绩超千万美元的其它兄弟省市相比,我省茶叶出口仅有数量上的优势,在出口价格上远远落在其它省市之后,说明我省茶叶出口尚处在原料出口向产品出口的过渡期,茶叶品质和品牌优势还未能充分显现。
建议:
1、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鼓励各企业自主科技研发与政府指导下的企业、科技院所、商家、协会共同参与的联合研发相结合,完善有机茶园建设,改进茶叶深加工技术,全面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继续推行品牌战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变以量取胜为质量“双赢”。
2、合力塑造湖南茶叶的整体形象。一是集中开展对湖南茶叶行业的综合调研。由省政府牵头,省人大农业委员会、农业厅、商务厅、省商检、省农科院、省茶叶协会及茶叶企业等共同参与、协商,摸清家底,形成共识,并构建我省今后茶叶发展的整体框架。二是发挥湖南媒体优势和我省商务会展优势,对湖南茶叶进行整体包装,在境内外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宣传,扩大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进而提高我省茶叶在国际主流茶叶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