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异乡放彩

作者: 来自:泉州晚报 时间:2006-12-16
分享到:

    身边许多走出泉州的朋友,都因为很难喝到正宗的铁观音而不习惯。不过,如果到广东惠州,绝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惠州,提起铁观音,大家都很熟悉,不仅在茶艺馆、茶吧可以喝到铁观音,酒店、餐馆也少不了以茶待客。

    据当地人介绍,惠州非常流行铁观音,几乎家家户户都喝,并成待客之道,有些人还经常到茶艺馆品茶聊天交友,茗山等茶艺馆的包间,从午后到晚间时常都是客满。不过,十年前,安溪铁观音对惠州人来说却还是非常陌生的。

    十年前劣质茶当道

    惠州人虽然早就开始喝茶,但十年前喝的是台湾高山茶、海南白沙茶以及一些连当地人都叫不上名号的本地茶,甚至还有一些假冒、劣质的铁观音当道,而且,一般人都把茶当作解渴或降火的工具,从不讲究茶道、茶文化。直到有了正宗铁观音,惠州人的饮茶习惯才慢慢改变,惠州也渐渐发展成乌龙茶的功夫茶道传承地之一。

    泉州茶业学会副会长、茗山茶艺董事长陈文山先生说,十年前他刚到惠州时,发现当地人有喝茶的习惯,但对茶并不了解,假冒观音王的本山1公斤要卖到2000多元,而在大多数茶店,黄旦被写成“黄蛋”,他想纠正时,对方还不信写错了,整个市场上几乎见不到正宗安溪铁观音的影子。当他第一个打上“正宗铁观音”牌号的时候,当地文化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还上门叫阵,说安溪铁观音根本就不好喝,直到喝了正宗的铁观音,才知道以前买的根本不是铁观音。

    陈文山说,自己在惠州一家茶店花700多元买了1公斤“观音王”送给朋友,结果春节时他到这位朋友家,朋友给他沏了一壶茶,他喝了一口感觉很难下咽,就问这是什么茶怎么这么难喝,朋友竟说是他送的观音王,搞得他尴尬不堪。因为假冒与劣质茶多,当时的惠州人对安溪铁观音并没有好感,铁观音也就没什么市场。

  十年后铁观音称雄

    安溪铁观音在惠州打开市场局面依靠的是诚信。原先在惠州经营铁观音的都是当地人,他们不太会识别乌龙茶,对茶文化也没什么了解,市场上以假乱真的情况很多,价格也非常混乱。直到个别有远见的安溪茶商到惠州打上正宗牌子,依靠诚信经营起安溪铁观音,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正宗安溪铁观音才开始受到当地文化界名流的推崇。很快,惠州人把铁观音当成交友论道的工具和送礼佳品,普通老百姓家里也用上功夫茶的茶具。

    惠州文联主席李景文先生说,十年前,惠州基本上没有茶艺,而如今已有不下百家的茶艺馆,这主要得益于安溪铁观音经营者对茶文化的传播。陈文山在惠州开第一家正宗铁观音茶艺馆时,李景文先生曾提出质疑:这种没有成熟消费群体的休闲馆能否办得下去?如今,他本人已经是安溪铁观音的消费者及茶文化的热心传播者。

    目前,惠州一些茶艺馆已经成为当地文艺界人士交流的场所。惠州市作协副秘书长黄伟辉告诉记者,惠州现在很流行功夫茶,清茶会友让人觉得很有品位。虽然三四年前普洱茶也曾一度火热,但现在占主流的还是安溪铁观音。很多文化人、商人都已经习惯于在茶艺馆交流、聊天、谈生意,虽然他们不像泉州的茶友,经常自己带上一两泡好茶,但是将诗、书、画等文化形式融入到茶文化中,在茶道与文道的和谐中,文人们常会“思如泉涌,笔韵茶香”,另有一番“得于茶而又高于茶”的境界,即使是普通的茶客,也常会在清香雅致的茶馆里找到那种得意忘言的诱人感觉。

    茶文化来提升品位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茶叶协会名誉会长何融融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就需要休闲娱乐,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安溪铁观音的功夫茶自然成为休闲文化非常好的载体。他认为,茶文化已经成为泉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何融融说,现在乌龙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茶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已深入人心,需要通过提升健康、工艺、品质等三个方面标准来进一步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价值,打好诚信牌和文化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像安溪祥华等地已有茶农用在茶山周围种树吸引飞鸟前来灭虫的方法,代替烈性农药,力求实现健康品质,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一位高级评茶师强调,在我市茶商的积极拓展下,像惠州等泉州以外的城市,茶文化传播非常迅速,个别茶艺馆的品位和规格都已高于泉州的茶艺馆。特别是通过相对精致的茶文化推广来提升品位和内涵,这一点对不断开拓外地市场的泉州茶商来说,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