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铁韵 飞扬奥运——名家访谈

作者:汤荣辉 来自:《茶缘》 时间:2006-10-19
分享到:

今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泉州调研时,面对安溪铁观音独具魅力的品牌性格,提出了"观音铁韵"的商业高度和文化理念。时隔数月之后,当中共安溪县委副书记、安溪县茶管委会主任、国家一级评茶师陈水潮,在安溪遭遇"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冯廷佺先生一行时,一谈起"观音铁韵",仍抑制不住地汩汩喷薄满怀激情。

    那么,2006年10月22日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华世纪坛盛大揭幕的"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中,安溪铁观音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借助奥运契机再现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2006年8月3日,"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冯廷佺,"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政协常委李育兴,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福建茶叶》主编汤鸣绍,福建省茶叶学会名优茶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捷及《茶缘》杂志有关人员等人和安溪"茶头"陈水潮,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等,在安溪茶乡共同探讨了"观音铁韵,飞扬奥运"--

    最好的铁观音只属于安溪

    《茶缘》:现阶段茶叶市场上流通的铁观音,很多都没有注明产地与等级,这是不是说明铁观音茶叶都产自安溪,或者只有安溪才出产铁观音茶叶?

    陈水潮:这里先导入一个小故事:那是几年前,安溪县组织一拔人马到山东做茶叶市场调研,其中有一个晚上就住在泰山顶上。那晚刚刚登临泰山之巅,我们便直奔茶艺居要求烧滚水泡茶。当时我们提了一个条件:水要烧到100度。店主很惊讶,问道:"泡什么好茶呀?""铁观音!""哦,铁观音,安溪的最好!"

    "安溪的最好!"这句话简约而不简单,是有玄机的,至少说明两点:铁观音不仅仅只产自安溪,而是最好的铁观音,非安溪莫属;其次,安溪铁观音盛名远播。事实上,在福建省内出产铁观音的县(市)就有好几个;而这几年,省外也在试制铁观音。为什么会有大量的产地并不是安溪本土的铁观音出现在市场?对这个市场现象,我们大概只能请权威专家来破题吧。

    冯廷佺:以2005年的统计数字为口径,安溪铁观音现有种植面积4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2000万亩的1/50;产量4.2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100万吨的1/25,占全国乌龙茶产量12万吨的1/3;产值45.2亿,占全国茶叶第一总产值455亿元的1/10。数字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务力,也是最具形象性的。从这一组数字符号可以解答:安溪铁观音,在中国茶叶界,乃至在世界茶叶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铁观音是茶树品种的称谓,也是乌龙茶类中的佼佼者。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安溪铁观音能成就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不能不说这与安溪铁观音的生产历史、地理环境、品种差异、管理手段、采制技术、营销策略等是息息相关的。换言之,安溪铁观音不仅仅是茶界时尚话题的一个概念性符号,而是关于21世纪中国茶叶演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缩写,她完全有理由代表中国茶叶走向世界,或者有力借助"奥林匹克"作为参照体系,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最高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溪铁观音是一种存在,一种力量,一种性格,也是中国茶叶经济演义力量与智慧的共同结晶体。

    观音铁韵与奥林匹克

    《茶缘》:今年7月,泉州茶界曾经发起一个意义特殊的"茶王赛"--泉州奥林匹克花园杯2006中国(福建)铁观音茶王赛。这次,"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又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面对奥林匹克盛世荣耀与茶叶王国创意组合的绝无仅有,茶叶界是怎么理解的?

    陈水潮:我觉得,奥林匹克之所以能被全人类认同,在于奥林匹克运动体现了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共性--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它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体育精神的较量;它不仅仅反映一个体育团队精神风貌,更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能量。而中国茶叶代表的是人类文化中的另一种共性--和谐,这种和平共处的精神,就在安溪铁观音"茶王赛"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茶王无价,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茶王",只有永远的茶叶,永远的铁观音。也只有永远的茶叶,才可以孕育出无价的茶王;也只有永远的铁观音,才能源源不断淬炼出茶叶生命的精华--"铁韵"。这种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其实就源自体育界,源自奥林匹克--试问,奥林匹克有永远的冠军吗?应该说,奥林匹克是冠军的摇篮,但没有永远的奥林匹克冠军。

    一个茶王,一个冠军,分别成就了各自领域的标志性代表,但其精神实质却是惊人地相似--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辉映下,把全人类导向一个和平友爱、和谐共处的新境界。

    冯廷佺:创意独特、规模浩大、跨行业运作的"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除了盛世荣耀,还蕴含无限的商机。不久前,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行的一场奥运特许商品调查报告中,食品和茶叶排第一位,纪念品和工艺品排第二,服装和丝绸排第三,瓷器和陶器排第四。可见,茶在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热力。利用奥运推广中华茶文化,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目前情况事看,中国茶叶企业远未做好奥运商机营销的准备。从北京申奥成功到联想成为奥运TOP会员,企业参与奥运商机的热度,无疑达到了顶点。可是,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在茶叶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茶区广布,茶叶种类和茶叶品种琳琅满目,产量、品质、标志、品牌等等,都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这十分不利于中国茶叶的推广,即便是在市场上久负盛名的安溪铁观音,要让几亿中国茶民和世界上几十亿饮茶人士对安溪铁观音有一个明确的印象和认知,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破解这个命题,除了要瞄准突破口,还真得做好奥运商机营销的准备,寻求"奥林匹克" 的精神支撑----应该说,这是正阔步走向世界的安溪铁观音的最出彩的选择。

  奥运劲旅,文化亮剑

    《茶缘》:此次"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中,茶界内外大家心里都有数,安溪铁观音肯定有"招"。只是它会以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力度拔拉头筹而已。对这种说法,你们持肯定态度吗?

    陈水潮:如同所有成功的利益共同体一样,安溪铁观音能爆发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经济能量,靠的是一种执著,一种对茶文化的执著,一种对现代茶业经济文化刻骨铭心的追求。可以说,安溪铁观音始终是站在定义铁观音市场标准的商业高度上,不断超越发展的瓶颈,从最初的借助民间"茶王赛"起步,到自行组织省内外、海内外大型茶事活动造势,再到借文化、法律、商业的力量支撑安溪铁观音走得更稳、更快、更好。从产品到市场再到文化,这就是安溪铁观音漂亮的"三级跳"。今天,安溪铁观音这个利益共同体已经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而稳固了平台,精英的团队,则让安溪铁观音当仁不让地香飘全球,这在中国茶叶界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潜质面前,我们是有理由相信,安溪铁观音势必在"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中亮剑--王者无疆,谁与争锋?

    冯廷佺:中国有一句老话:"功夫在诗外。"安溪铁观音能有今天这样的盛名,能够成就"观音铁韵",靠的并不是几个招术,几样把式,而是实实在在的靠"绣花"精神,把铁观音绣在安溪大地上,把安溪大地变成绿色的海洋,飘香的世界。今天,安溪拥有42万亩茶园面积,全县80%的人口涉茶,就是最好的最有力的证明。

    与使命相约,与规则相逢,需要力度,需要深度,更需要气度。所以,对安溪铁观音而言,"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这个大平台,它的意义不在于为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增加了几个百分点,带来了多少交易流量,在促进高雅文化、和谐社会方面多大的驱动力量,而应该说,这是世界看中国茶叶的一个文化标志,一个经济标志,也是为安溪铁观音重新安上想象的翅膀的又一方美丽的天空!(汤荣辉)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