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乱象:散装茶叶摇身变“有机”

作者:李星慧 黄芳芳 来自:信息时报 时间:2013-04-10
分享到:

中国茶叶网China-tea.org编者注:我国目前的有机茶认证还不规范,消费者购买时需认清相关的有机认证标志,及查询方式。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迫切,茶叶当然也不例外。日前,信息时报记者走访广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发现,打着有机茶称号的茶叶,售价就比普通茶叶贵50%~100%,更有一些散装茶叶经过包装后就摇身变成了有机。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经过认证的合格有机茶?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有机茶占比不足1%,通过国际有机认证的茶企仅有3家,目前有机茶叶市场的确乱象横生。

调查

散装绿茶随时变身有机绿茶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白云区的九洲国际茶博城及芳村南方茶叶批发市场等茶叶市场。记者向其中一家店老板咨询是否销售有机绿茶,老板称有,随后便从店面的冰箱内提出一大袋装在透明塑料袋里的茶叶,袋子上并无任何标识,他告诉记者,现在浙江山顶还很冷,采茶工人都需要穿棉袄工作,太冷不会长虫子,没洒农药,这就是有机茶。当记者告知店主,想找包装上带有有机字样的茶叶时,他坚称包装没问题,选好茶叶后,包装可以随便用,要高级茶叶或者有机茶叶的包装都可以,说着就去一旁的桌上找印有“有机”二字的包装袋,但发现店内此种包装袋已用完,于是让人去买。记者看到,买回来的包装袋上只有“有机”二字,没有任何有机认证标识。老板把记者要的茶叶称好装袋后便用真空压缩机封口,每斤价值260元的“有机”茶叶成品就这样售出了。

位于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一家银杉茶叶的专柜,招牌上打着大大的有机字样,但是记者细看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却发现只有无公害标识。咨询时,销售小姐并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而在中心的另一家贵州梵净山翠峰茶记者也发现了相同的包装情况。

有机茶叶包装袋可随意订制

随后,记者在南方茶叶市场B馆内的一家茶叶包装袋印刷店,看到有一款包装袋上印制着“高级绿茶”四个大字,旁边还写着“有机”并用红色圈住突出。记者从店老板处了解到该款带有机字样的袋子印制价格是0.3元/个,加印QS、企业名称后是0.4元/个,可以接两三千个量的小单。此外,该店还承接来版印制,客户做好版他们可以印制,但新版需另加费用。

记者还从该店老板那打听到即使在没有有机证书的情况下也可印制含有有机字样的茶叶包装袋,但若日后在流通领域被查,均不负责。他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对带有机字样的包装袋查得不严,可以在超市销售。

标明有机茶却无认证码

在南方茶叶市场一家茶叶批发店内,记者看到有一款2002年产的大益班章生普七子饼茶叶,包装纸中间写着有机(天然)食品,同时还标明了加工证号、生产证号,并告知消费者是经过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有机(天然)食品标志。该款重200g茶饼售价是750元,其它茶饼则在几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店主称,高售价除了因该茶饼所用的是2002年的茶底外,还因为是有机。当记者问到,从去年7月份开始有机食品的标志就做了整改,需要标注有机认证码,为何这款茶饼的包装没有认证码,店主称其是2002年产的。

为此,记者联系了云南大益集团相关负责人,他表示,这款产品是以前生产的,当时还没有贴标的新规,并表示大益的销售模式和烟草业一样是配给制,茶叶配给经销商之后就不属于自己管了,也无法给这些早已流通在外的产品补贴标签,但去年7月后生产的有机茶都按照新规有贴代码。

网店多“有机茶”出售

同时,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关键字“有机茶”几个字,搜出来100页相关宝贝,但是大部分产品的包装详情都未见到有机认证的标志及证书。

其中一家出售特级有机崂山绿茶的网店客服告诉记者,有机认证往年都有,今年的认证还没开始。

而另一家销售国货豆香有机茶的网店的客服则承认该店产品无有机认证码。

现状

国内有机茶占比不到1%

记者了解到,农业部2002年7月25日发布了有机茶的行业标准。在我国茶业市场,茶叶按品质高低分为绿色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一般常规茶。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真正的有机茶认证是每年一检的,每年认证机构都会到茶园进行土壤、空气、水源质量的检测。

据了解,2012年前中国茶叶的种植总面积是211万公顷,拥有有机认证的面积不到2万公顷,有机茶在茶类中占比不到1%。广西亿健有机茶是国内唯一一家从2008年起每年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国也仅有共三家企业通过了这四方的有机认证,另两家是浙江武义更香有机茶、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亿健公司目前的有机茶认证量鲜叶干茶 50吨,更香茶叶拥有有机产品认证的干叶25吨左右,光照人是30吨左右。而仅是通过了国内有机茶认证的企业有100家左右。

有机茶成本较普通茶高

据了解,有机茶的成本会比普通茶高一倍以上,因为要达到有机农业的标准,产品不能打农药,不能进行机械化种植、管理,茶园的种植管理都是人工操作,所以人工成本高是其一;其次,要真正做到有机茶,企业得牺牲产量。

广西亿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远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只采摘春茶与秋茶,夏茶是不采摘的,因为夏天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所以有机茶的产量会比普通茶少四分之三。

业界声音

企业:不缺标准缺监管

李远昌告诉记者,目前的假有机主要是没有认证,或者是认证过期,没有“有机电子身份证”(有机防伪标签)。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有机食品的市场很大。

另一位茶业资深人士也指出,有机茶的乱相,政府相关部门有很大责任,中国并不是缺标准而是缺监管。去年7月1日出台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所有有机产品的独立包装上除了贴上有机认证标志、编号、认证单位外,刮开锡纸可见有17位数字构成的有机码,登录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即可根据该有机码查询该产品的“身份”信息。“如果真是按这个标准执行会有如此乱象吗?”该位人士表示。

认证机构:消费者购买时认准有机码

农业部下属的杭州万泰有机认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机茶的种植加工过程要符合GB/T 19630.1-4 2012有机产品要求,经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企业茶叶产品。有机茶的认证过程需要经过现场检查、产品检测、环境监测等环节,他同时提醒消费者,大包装套小包装,内部小包装已有有机标签,外包装就可以只写有机,但内外都没有有机标识的话就不对了,消费者购买有机茶时要注意认准中国有机认证标志的产品购买,并可根据有机码进行查询。

律师:未经认证却宣传有机涉嫌欺诈

广东华安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志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厂家产品没有通过有机认证,但却用有机来做宣传,此举涉嫌欺诈消费者,工商部门可对其假一罚十,消费者也可要求其退货,并可上诉到法院。关于印制袋子的印刷商,如果明知道该厂家无有机认证证书却帮助其印制有机字样的包装袋,将构成非法制造,会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情节恶劣的如仿冒其他品牌的有机产品标识,数量达到2万个,就已构成犯罪,将受刑事处罚。

记者昨日采访广州某区工商分局,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普通、名优产品认证属于工商监管范围,但是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属于质监局监管范围,在流通领域发现有问题的有机产品,工商部门会将相关案件移交给质监部门。记者随后从广州市质监局了解到,质监局主要是对取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使用证书的监管,属于证后监管。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