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名茶李鬼缠身 新茶多为川茶冒牌

作者:山石 潇丹 来自:无锡日报 时间:2009-04-18
分享到:

    目前正是无锡两大地产名茶――太湖翠竹、无锡毫茶批量上市时,在供不应求的热销形势下,无锡名茶的知名生产商、经销商和科研人员、行业协会专家,却在春意中感受到了悄悄萌芽的产业危机。40多家知名茶场、经销商强烈要求“评级”,市茶研所积极探讨如何形成特色茶种防止假冒……无锡名茶生存状态,正前所未有地受到关注。

    无锡名茶,如今可谓“李鬼”缠身。江苏省茶叶协会负责人指出,无锡市场上新上市的无锡名茶大多是四川茶叶假冒的。在无锡部分茶叶市场转转,号称太湖翠竹、无锡毫茶等新茶都摆在显眼的位置,价位多在每500克600元左右;更令无锡知名茶场和经销商感到危机的是,本地有些小规模的茶场也以外地茶充无锡茶,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外形来看,似乎很难辨别真假。业内专家以太湖翠竹为例指出,如果细加辨别外形和口感还是能区分出来的,外地茶以单芽为主,好看但不好喝,香味、滋味不鲜爽。太湖翠竹虽然在无锡也有单芽的,但数量极少,整个无锡地区单芽产量不会超过500公斤;太湖翠竹外形主要以一芽一叶为主。假茶有时看起来比真茶好看,有不少外地茶冒充本地名茶,碧绿碧绿的,如果在太阳晒几天后还不褪色的,有可能添加色素。外地茶冒充本地名茶,主要出现在近三年,其内因在于无锡本地名茶消费量激增。市茶叶行业协会人士分析,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无锡本地茶创品牌意识增强,在包装、营销策略上都有提高。以向阳茶场为例,两大地产名茶年产销量就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上世纪90年代初年产销量只有一二百公斤,三年前为500公斤,现在是1000公斤。但这还是跟不上需求,目前无锡整个茶叶产地约8万亩,但太湖翠竹产地仅3000多亩,无锡毫茶仅7000多亩。太湖翠竹产量低,一亩地产量仅有10公斤左右。目前无锡名茶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基本上新茶刚采摘就已被抢订一空。因此,一些小规模的茶场,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外地茶充本地茶销售。据透露,外地茶批发价仅每500克150元左右,而“冒名顶替”本地名茶后零售价可高达每500克600元以上。

    无锡名茶的现状,让知名茶场和经销商嗅到了产业危机的味道。他们强烈呼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请茶研所专家来为无锡茶叶产地和经销商评级,所有茶叶厂家和经销商都可以申报,从而初步建立行业的准入制度和信用制度。同时,各方也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目前,40多家茶场和经销商呼吁开展无锡首届“太湖杯”名优茶评比活动。

    刚刚列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所长介绍,无锡茶研所列入全国22家综合试验站,是江苏省内惟一一家,说明无锡茶叶产业在省内和全国的地位。今后全国的技术都可以在这里流通,有利于无锡名茶质与量的提升和新名牌的创建。目前无锡名茶易被假冒,与没有自己的特色茶树品种也有关系,像太湖翠竹、无锡毫茶等茶树品种,四川、福建、浙江等地也有,因此容易假冒,以后将开发有无锡特色的茶树品种。对于本地名茶,则要解决技术难题,像目前无锡茶树生长和产量主要是靠天气吃饭,受气候影响大,采摘都是以人工为主,采摘量有限,以后将通过技术突破进行改进,如通过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提高夏秋茶的经济价值,逐步向机械化采集迈进等。

    无锡名茶在本市正成为绝对的销售主力,销量占全市茶叶市场八成左右。业内专家认为,无锡名茶若要走出本市、走向全国,道路还很长,只有诚信经营,培育起品牌信用体系,最终才会有辉煌之路。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