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茶叶工作座谈会在普洱市召开

作者:王华明 杨志坚 来自:普洱日报 时间:2007-07-07
分享到:

    茶产业是普洱市传统优势产业,各县(区)都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图为我省首次普洱茶原料交易会———以“茶出银生,普洱茶最优质原料重要产地、普洱茶原产地之一”为主题,以“弘扬普洱茶文化,发展景东茶产业,提升银生古城形象”为宗旨的银生古城首届普洱茶原料交易会,此次交易会为景东大显商机。

    全省茶叶工作座谈会昨日在普洱市召开。会议要求站在茶叶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上,牢牢把握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紧紧抓住提高茶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这个重点,把发展茶叶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更加优先的地位,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扎实的措施,全面推进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省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省农业厅、省质监局,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茶叶协会、省普洱茶协会负责人在会上交流发言。

    会议高度评价了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一致认为,近几年来,我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以普洱茶为主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都大幅增长。2006年,全省茶叶产业产值达105亿元,上缴税收5亿元,同比增2亿元;农民来自茶叶种植的纯收入达24.5亿元,同比增7.5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407元,同比增124元。

    会议认真分析了全省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探讨了加快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一致认为,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切实从培育特色产业、保护农民利益的高度出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全省上下经过长期努力好不容易培植起来的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正确把握国内国际茶叶发展态势,特别是广大消费者青睐普洱茶又不太了解普洱茶这一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宣传、正确引导,促进我省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以基地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品牌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主线,以质量为保障,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产业发展、以品牌化的战略抓市场开拓、走生态化的道路促产品开发、用健康全人类的目标推进提质增效“四个坚持”,致力于推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品牌打造国际化“四大建设工程”,不断强化营销网络、技术研发、质量监管、社会服务“四大支撑体系”,全面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为构建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贡献。总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400万亩,其中茶叶采摘面积达300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其中普洱茶13万吨、滇红茶2万吨、滇绿茶5万吨;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再通过10年的努力,使茶园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总产量、总产值及出口创汇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使茶叶产业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云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孔垂柱在讲话中强调,面对国内国际茶叶产销两旺的市场主流,站在茶叶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紧紧抓住提高茶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这个重点,把发展茶叶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更加优先的地位,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扎实的措施,全面推进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他特别强调,全省上下要顺势而谋,稳步发展,从十个方面加快构筑我省茶叶产业发展整体竞争优势:一是建设现代茶园,夯实“云茶”发展基础;二是改进加工工艺,发挥“云茶”品质优势;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云茶”竞争能力;四是拓展消费市场,推动“云茶”走向世界;五是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树立“云茶”良好形象;六是注重科研开发,提高“云茶”科技含量;七是打造产业“航母”,壮大“云茶”集群规模;八是挖掘茶饮文化,拓展“云茶”发展空间;九是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云茶”快速发展;十是建立健全预警机制,科学客观主动及时地处置好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的公共事件。

    会议表彰了全省茶叶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孔垂柱、张宝三、何兴泽、高旭升、沈培平等省市领导向受到表彰的全省茶叶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授牌。

新闻评论
您的大名: (点击这里注册)

友情提醒:评论请限制在100字以内,有长篇大论欢迎到论坛发表:)